子根,原子根生长速度加快,每株干物质日增重为0.1979。当地温为27左右时,块根生长速度最快,每株干物质日增重为0.659。7月中旬,子根发育渐趋停顿,不再膨大。若从子根萌发到长成附子,一般只需100~120天。 2.附子的生长习性
附子的生长习性与乌头基本相同。但只经历须根生长发育期(从栽种至出苗)、叶丛期(从出苗至抽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期(从抽茎至摘尖板芽)和块根膨大增长充实期(从修二次根至收获)4个时期,共240天左右。附子一般于3月下旬萌生;在采用摘尖、掰芽、修根等促控技术,地上部分在摘尖掰芽后,干物质虽短时略有下降,但由于叶的长大及茎的加租_干物质则可迅速回升;以后由于修根时去掉部分脚叶,养分向下转运等,块根干物质则迅速增加,在5月下旬块根干物质重可达10~209/株;6月中旬地温上升更利块根生长,是附子膨大增长充实期,块根干物质重可达19.99/株,干物质的日增长量为5月下旬的3.3倍左右。7月中、下旬,因其子根发育渐趋停顿,不再膨大,故应及时采收,是采收附子产量最高的时期。又由于附子块根是由地下茎的基部向上逐渐生长,随着侧生块根生长期的缩短,块根由圆锥形变为长条形,为了集中养分供应地下基部的较大块根,使他们长得更大,故宜采用留大刮小及截除块根周围须根的修根办法。试验表明,修根可提高附子质量,但总产量却低于未修根者。 3.乌头的种子特性
乌头为异花授粉植物,故变异类型较多。乌头种子不易完全成熟,发
芽率很低,其出苗后块根生长发育很缓慢,且新生子根也很少,故一般均不作繁殖用种。 (二)生态环境要求 1.生长环境
附子的繁殖材料乌头多生长于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常野生于山坡疏林下、谷地、河边、路边草丛或灌木林中,自然植被为湿性常绿阔叶林。半野生的乌头,常散生于玉米地中。家种乌头多栽培在海拔500~600m的向阳平坝。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麦、油菜等。例如,附子主产区四川江油及临近地区位于北纬31。227~32。237及东经104。137~106137的亚热带绿阔叶林地带,垂直分布于海拔518.5~2150m的平坝与高山。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亦有栽种。又由于乌头具有耐寒与耐阴湿的特点,适宜于盆地边缘的浅丘地带栽培,如安县等地。 2.气候
乌头适应性强,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但乌头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耐寒性,怕高温、高湿。据报道,乌头的宿存块根在一10℃以下能安全越冬;在高温多湿环境,易发生病害和烂根;在干旱时,其块根生长发育缓慢;在阳光充足时,病害少产量高。具年平均气温为13.7~16.3℃,年降雨量86:1.4~1419mm,年日照时数903.1~1499.7小时气候条件的山区或平坝,均可栽培。其适宜生长的年均气温为16℃左右,绝对最高气温36.2℃,绝对最低气温一4.5E,年降雨量1000--1400mm,相对湿度75%~80%,
无霜期3:23天。例如,附子在气候温和、润湿的四川江油坝区生长较好,其年平均气温为15.9℃,年降雨量为1179.4mm,年日照为1327.4小时。 3.土壤
乌头对土壤要求不严,野生乌头在许多种土壤上都有生长分布,但多为山地黄壤或山地红壤。人工栽培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以中性土壤为好。乌头栽培土碾多为紫色土、水稻土或黄壤,以紫色土、冲积土、紫红泥、油沙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和沙坝土为好。而附子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栽培产量较高;粘土、低洼地不宜种植。 4.其他
乌头(附子)的抗病性较差,但野生类型较栽培类型的抗病性强,栽培种\川药5号\较\川药1号\的抗病性强。繁殖材料乌头宜在海拔1000m气温冷凉平坝的山区培育,使其品种不易退化,若在低海拔地区培植附子的繁殖材料,一般1~2年后,便会出现品种退化现象,病害增多,产量降低,质量变劣,故栽培2~3年后,需向山区换种。鸟头忌连作;前作以水稻为好,玉米次之。 四、栽培技术 (一)品种类型
乌头为异花传粉植物,故在栽培过程中变异类型较多。有关研究单位经多年研究,从乌头产区的数百种混合群体中,以叶片形状为基础,结合其他特征,已分离出数十个品系和品种。现将产量较高,受群众
欢迎的栽培种简介如下:
1.川药1号(又名鹅掌叶,南瓜叶乌头)
叶大,近圆形,顶叶形似南瓜叶。具有块根较大,圆锥形,加工率高,耐肥,晚熟,高产的特点,但抗病力较差,在综合防治白绢病的条件下,产量方较稳定。其单株乌头产量平均为6.5个,平均每亩可产42000个,附子平均亩产量可达490.8kg。为目前乌头与附子产区的推广品种之一。经示范推广结果,本种比当地的混合群体可增产23.6%--55.2%。2.川药a号(又名莓叶子、丝瓜叶乌头) 茎粗壮,节较密,基生叶蓝绿色;茎生叶大,深绿色,薄革质,三全裂,全裂片的间隙大,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块根纺锤形,单株乌头产量为6.3个,平均每亩可产51850个,用它栽种的附子,平均每亩可产附子456.6kg,并具有较南瓜叶乌头抗病,产量较高而稳定的特点。
3.川药5号(又名花叶子、油叶子、艾叶乌头)
叶厚,坚纸质,叶面黄绿色,无光泽,叶脉显露而粗糙,叶三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末回裂片再深裂,披针状椭圆形。具有块根圆球形,单株乌头产量仅3.2个,平均每亩可产乌头27700个,用它来栽种的附子,平均每亩产368.3kg,其产量虽低,但具有抗病力较强的特点。 (二)繁殖方法
栽培附子用\乌药\作种,乌药可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其原为半野生,1964年开始在四川安县等县已大面积栽培,为江油附子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