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确。

自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使该套袋自交,自交后代性状比若为3:1,则上述解释正确。

6.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R-r和T-t是独立遗传的。指出下列各种杂交组合的:1. 亲本基因型、配子种类和比例。2. 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答:祥见下表:

杂交基因型 亲本表现型 配子种类 TTrr×ttRR TTRR×ttrr 厚壳红色 Tr:tR 薄壳紫色 厚壳紫色 TR:tr 薄壳红色 配子比例 F1基因型 1:1 1:1 TtRr TtRr F1表现型 厚壳紫色 厚壳紫色 厚壳紫色: 薄壳紫色: 厚壳红色: 薄壳红色=3:3:1:1 厚壳紫色: 厚壳红色: 薄壳紫色: 薄壳红色 =1:1:1:1 TtRR:ttRr: 厚壳紫色 TtRr×ttRr TR:tr:tR:Tr 1:3:3:1 TtRr:ttRR: 薄壳紫色 Ttrr:ttrr =1:2:2:1:1:1 ttRr×Ttrr 薄壳紫色 tR:tr:Tr 厚壳红色 1:2:1 TtRr:Ttrr: ttRr:ttrr =1:1:1:1 7.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 F1群体内有3/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3/8是红果多室的,1/8是黄果二室的,1/8是黄果多室的。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答:番茄果室遗传: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其后代比例为: 二室:多室=(3/8+1/8):(3/8+1/8)=1:1,因此其亲本基因型为:Mm×mm。 番茄果色遗传: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其后代比例为: 红果:黄果=(3/8+3/8):( 1/8 +1/8)=3:1, 因此其亲本基因型为:Yy×Yy。

因为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个亲本植株基因型:YyMm×Yymm。 8.下表是不同小麦品种杂交后代产生的各种不同表现性的比例,试写出各个亲本基因型(设毛颖、抗锈为显性)。

亲本组合 毛颖感锈×光颖感锈

毛颖抗锈 毛颖感锈 光颖抗锈 光颖感锈 0 18 0 14 9

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毛颖抗锈×光颖抗锈 光颖抗锈×光颖抗锈

10 15 0 8 7 0 8 16 32 9 5 12 答:根据其后代的分离比例,得到各个亲本的基因型: (1)毛颖感锈×光颖感锈: Pprr×pprr (2)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PpRr×pprr (3)毛颖抗锈×光颖抗锈: PpRr×ppRr (4)光颖抗锈×光颖抗锈: ppRr×ppRr

9.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现有甲品种为白稃,但具有刺芒;而乙品种为光芒,但为黑稃。怎样获得白稃光芒的新品种?(设品种的性状是纯合的) 答: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bbRR和BBrr,将两者杂交,得到F1(BbRr),经自交得到F2,从中可分离出白稃光芒(bbrr)的材料,经多代选育可培育出白稃光芒的新品种。

10.小麦的相对性状,毛颖P是光颖p的显性,抗锈R是感锈r的显性,无芒A是有芒a的显性,这三对基因之间不存在基因互作。已知小麦品种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如下,试述F1的表现型。 (1)PPRRAa×ppRraa (2)pprrAa×PpRraa (3)PpRRAa×PpRrAa (4)Pprraa×ppRrAa

答:⑴. F1表现型:毛颖抗锈无芒、毛颖抗锈有芒。

⑵. F1表现型:毛颖抗锈无芒、毛颖抗锈有芒、毛颖感锈无芒、毛颖感锈有芒、光颖抗锈无芒、光颖抗锈有芒、光颖感锈无芒、光颖感锈有芒。

⑶. F1表现型:毛颖抗锈无芒、毛颖抗锈有芒、光颖抗锈无芒、光颖抗锈有芒。

⑷. F1表现型:毛颖抗锈有芒、毛颖抗锈无芒、毛颖感锈无芒、毛颖感锈有芒、光颖感锈无芒、光颖抗锈无芒、光颖抗锈有芒、光颖感锈有芒。 11.光颖、抗锈、无芒(p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