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衣裳劲简,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他的肖像画不但能准确刻画人物外貌,而且能把握人物的心情和性情。在宗教画方面,周昉创造了具有浓郁世俗气息的“水月观音”形象,这种似人间仕女的观音形象是宗教绘画世俗化的典型代表,他的这种风格被称为“周家祥”。

3.简述隋唐五代山水画的流派及风格。

隋唐时期,山水画不仅独立成科,而其形成青山绿水和水墨山水两大风格流派青山绿水的代表为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水墨山水画的代表是王维、张躁。展子虔的画面色彩浓丽,富于装饰感。他的青山绿水直接影响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画面富丽堂皇,展现出盛唐艺术的辉煌气象,从而确立了青绿山水的风格面貌。李昭道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感,展现了唐代青绿山水的风貌。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恬淡清新的意境,其“破墨”技法的创造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张躁对绘画的主客观关系进行了言简意赅大的概括,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试析唐、五代花鸟画的面貌及成就。

花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确立于唐代。唐代著名代表有薛稷、边鸾。薛稷他工书法,善绘画,由以画鹤著称,他画鹤不仅能生动逼真的表现鹤的状貌动态,而且能见出鹤的高昂神韵。其所创的“屏风六扇鹤样”为世人效仿,并影响到五代的黄荃。边鸾其花鸟画在题材和技巧上均有创新,不仅画奇禽异卉,也画山花野疏,所绘杜鹃,正面鸟雀、折枝画为世人歌颂。 花鸟画至五代更为成熟,出现了以西蜀黄荃和南唐徐熙为代表的著名花鸟画家。黄荃的花鸟取材于宫中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勾勒设色法描绘,有“黄家富贵”之称。写真技巧高超 ,善于把握动植物的生动情态。徐熙的绘画风格有别于巧于赋色、用笔纤细的黄荃一派,而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亦与色不相隐映也”,形成清新洒脱、质朴淡雅的风格,其常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

5,试论唐代楷书的风格面貌及艺术成就。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书法以求规隆法为指归,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中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体现出“尚法”的精神。欧阳询其书法杂糅南北之风,而更偏于北碑的险峻峭拔,用笔凝重沉着,结体方正浑穆,于雍容大度中又见险劲之取。虞世南其书法得王羲之笔法,又融入了北碑特点,结体端庄秀丽,用笔圆瑞遒劲,不露锋芒,外柔而内刚。其传世作品有碑刻《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其书风前期较古朴,后期绰约多姿,以劲炼疏瘦见长。今存碑刻《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属其前期作品,《雁塔圣教序碑》为其后期代表作品,后者最能体现褚遂良的书法特色。颜真卿其楷书布局茂密,结体宽博大度、方正端严,用笔雄强有力,浑厚刚劲、一派雍容宽博、庄严伟岸的气度。《颜卿礼碑》、《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柳公权的书法骨力劲健,刚劲挺拔,后世有“颜精柳骨”的称誉。

第六章:宋辽金元美术

一、简述题

1.三远法 2.《林泉高致》 3.小景山水 4.金碧山水 5米氏云

山 6.白描 7.《清明上河图》 8.翰林图画院 9.瘦金体 10.南宋四家 11.减笔人物画 12.马一角,夏半边 13.元四家 14.元大都 15.永乐宫 16.佛宫寺释伽塔 17宋定窑 18.元青花 19.釉里红 20.缂丝 二、论述题

1.概述两宋时期山水画的流派与风格特征。

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山水画家,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李成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巧推向空间的纵深。李成尤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由此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风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茂林远岫图》则完整的体现了李成的“寒林平远”的风格特征。范宽的作品往往描绘崇山峻林、巨石飞瀑,顶天立地的构图,突显出了雄伟壮观的山水形象,他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以全景式构图描绘俊伟屹立的远山,、一泻千里的瀑布,近景则以淙淙溪水、缓进行旅,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燕文贵的山水画创作,不拘泥古人而自成一家,题材多样但以忠实自然的表达为宗旨,《溪山楼观图》轴式是一幅纸本淡设色的全景式山水画,他以大山大水的形式描写山峦,山间楼阁宫殿精工细致,皴法细密,不类范宽刻实,显示了燕文贵灵动的诗情特质。许道宁,描绘了晚秋时节高山宽谷中的江上景色,表现景物大胆细致,代表了许道宁成熟的风格面貌。郭熙代表了北宋中期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在山水创作中更加真实细腻地展现自然的微妙变化,创造出既反映自然特质又折射画家情感的山川景象。南宋,赵伯驹和赵伯骕兄弟,以青山绿水见长,画风上承唐代李思训,又有创新。在传统青绿画法的基础上,融合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笔法特点,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高雅的艺术品味,对后代青绿山水画发展影响深远。

2.简述北宋宫廷画院的制度及其创作特色。

燕文贵,吴兴人,以绘画见长进入宫廷,是北京太宗、真宗时期的宫廷画家。燕文贵的山水画创作,不拘泥古人而自成一家,题材多样但以忠实自然的表达为宗旨,《溪山楼观图》轴式是一幅纸本淡设色的全景式山水画,他以大山大水的形式描写山峦,山间楼阁宫殿精工细致,皴法细密,不类范宽刻实,显示了燕文贵灵动的诗情特质。

3.试析两宋时期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北宋初期:

人物画主流是唐代吴道子一派的风格样式。北宋中期以后,除了沿袭这一传统外,在画法上由重设色转向水墨,李公麟的“白描”和梁楷的“减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新创。在内容上则出现现实生活气息浓重的风俗人物画和借古讽今、借古鉴今的历史故实画,前者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不朽之作,后者如李唐、苏汉臣、李嵩等为一时名家。

李公麟(1049----1106),是北宋中期文人画兴起之后在人物创作领域的代表。在绘画理论上,主张立意为先,尤其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怀。李公麟的“白描”,改变了北宋人物画的造型传统,丰富了名族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于元明清人物画的发展居功至伟。

南宋时期:

禅画进一步发展,以梁楷最有代表性。梁楷人物画分两类。一类,如《八高僧故事图》卷、《释迦出山图》轴,用笔严谨,造型准确,山石树木画法明显受到南宋院体影响;一类,表现为简略放逸的风格,题材多为宗教人物,突出水墨表现力,开创了南宋禅画的新局面,在画史上评价很高,有“精妙之笔”的评语,并因“皆草草,谓之减笔”。《六祖图》、《泼墨仙人图》轴,都是以极其简洁的笔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来描绘宗教人物,尤其是《泼墨仙人图》轴被认为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以大笔泼墨的方式来描写人物衣纹,又以寥寥数笔刻画人物眉宇面目,是南宋水墨画在人物创作领域的新推进,是写意风格在南宋宫廷画院中的渗透提升,也具体体现了借助即兴表现的过程来阐发顿悟人生道理的禅画特征。

4.试论北宋时期文人画创作的特色与艺术思想。

王诜的青绿山水画,也体现了北宋文人画的勃兴与初步的成就。《渔村小雪图》卷,以水墨为主,有吸收唐代以降金碧山水的画法,是王诜的一种创造性的实验;《烟江叠嶂图》卷,有青绿和水墨两卷存世,青绿本略用青绿设色,山石皴法不方不圆,与《渔村小雪图》卷风格有所不同,而水墨本则以素净的水墨色调,闲逸的情趣,代表了当代文人画的整体趋向与风格水平。同时代表文人画在山水领域发展成就的还有米沛、米友仁父子的创造,确立起“平淡天真”的文人画美学标准,和北宋末期宫廷画院所推行的“形似”、“格法”相抗衡。米沛,他的山水画从五代董源处化出,又结合对江南烟雨山水的亲身感受,“信笔为之,多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而独创“米氏云山”之新格。在画法上则完全使用水墨,山石树木不用勾皴,纯以墨点横落纸面,利用水墨的互渗交融,来表现烟云迷蒙的江南山水。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并称“南宋四家”,在继承北宋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南宋四家”中,李唐的早期的山水画取法荆浩、关仝、范宽等人,严谨质朴,气象雄伟;刘松年,描写的山水,以南方景色的诗意化表现,画面一侧留出空白作为想象驰骋空间的新程式,以及山水描绘技法上的精细秀挺,展现出继李唐之后南宋山水画的新变;马远、夏圭并称“马、夏”。以“马一角,下半边”的作品面貌,引领了南宋大笔触的山水简括新风。

5.举例分析元代赵孟頫的艺术特色与绘画思想。

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能从文人审美好尚出发,提倡对唐、北宋绘画的学习,强调古拙质朴、温润典雅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重形似、彰纤巧的作风。赵孟頫也提倡“书画同源”,强化绘画中书法性的笔墨架构,强化了笔墨的趣味性和表现力。“粗有古意”的《幼舆邱壑图》卷,“风尚古俊”的《鹊华秋色图》卷,是画家在山水画领域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之作,反映了赵孟頫即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开拓,既善于整和前人技法、融会贯通,又能独出机抒形成自

我特点。

6.试举例分析元四家的艺术创作特色。

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在元末脱颖而出,合称“元四家”善于吸收中国的山水画优秀传统,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性和优秀传统,强调以书入画,充分发挥笔墨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将笔情墨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达成诗、书、画的融合为一,开创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新局面,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变”,并对明清两代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公望在绘画技法上,黄公望主要取法荆浩、董源等人的山水画法,加之融会贯通,作品多以水墨或浅绛居多,“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被推为“元四家”之冠。吴镇,吴镇作画,吸收蕫源、巨然的画法又能变通其法,用笔凝练坚实,施墨苍润浑厚,晚年画笔趋于粗率,不慎经意。倪瓒,传世作品《渔庄秋霁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雨后空林图》轴、《六君子图》轴、《容膝斋图》轴、《江亭山色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构图笔致疏放简括,格调荒寒萧疏,但在空旷虚无之中有洋溢出顽强不屈的气质与生机。王蒙,王蒙善于将多种皴法交织使用,尤喜枯笔干皴,先淡后浓,层层点染,强健有力,晚年则达成笔墨繁而不乱、构图满而不臃、结构密而不塞的环境。

7.概述宋元期间花鸟画的发展演变。

北宋初期,以黄筌,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绘画风格成为宫廷花鸟画创作的主流,由此确立起的“黄氏体质”影响了宋代宫廷几达九十余年,北宋真宗时的赵昌,以“极有生意”的折枝花卉享有盛名,注重学生,着色尤有突出成就;易元吉擅画猿猴、花果、禽鸟,所作猿猴能为猿传神,是其深入生活、细致考察、反复实践的成果。北宋宫廷花鸟画创作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对于中国美术的贡献很多。在个人风格上,赵佶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水墨为主的作品,一是以工笔赋色的作品。北宋末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家以刘益、高燮等为代表,但传世作品数量很少,难窥当时画院创作的全貌。但是这些画院高手对南渡后画院的重新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带出了如李迪、李安忠、林椿、毛益等大批名家。北宋中后期随着文人画的崛起,士大夫们也在花鸟画领域探索实践,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宫廷、民间的花鸟画迥异的是,他们的作品推崇“尚意”,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艺术手法上则不断强化笔墨的表现力,提倡“墨戏”并逐步推衍出与“墨戏”相匹配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画题。南宋末年的赵孟坚,所作墨兰,疏花简叶而不画土,以表示“故国之思”,极大赋予对象以道德品格,有力提升了花鸟画的思想意境与精神内涵。辽代花鸟画的传世作品极少,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辽墓出土的《竹雀双兔图》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对称性的构图以及画面的设色增强了装饰性,此外作品的写生特点也相当突出,是辽代画家的代表性创作。金代花鸟画以王庭筠的写意花鸟最为著称。元代花鸟画的整体趋势是突破两宋院体的精工浓丽而转向写意淡雅。墨笔花鸟的流行时这一时期的突出标志,以水墨来绘制梅兰竹菊等“四君子”题材也为越来越多的画家所热衷。元初的花鸟画坛呈现出继承宋代院体的工丽和发展文人画写意的风格两端。元初的钱选、赵孟頫抖涉猎花鸟画的创作。画竹之风盛行。元代中期之后,墨笔写意已为画坛主流。

8.举例说明宋元期间中原美术与北方少数民族美术之间的交流与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