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简释题

1.红山文化雕塑 2.良渚文化玉琮 3.龙山文化黑陶

二、论述题

1.简述造型艺术的起源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美术的形态。

造型艺术的起源由多方面因素促成,劳动是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人类的劳动实践,尤其是制造和使用石质工具的实践,在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作为工具的石器造型上,只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少量装饰物和刻纹制品。

2.什么是彩陶?简析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色。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当于纸上作品,更具张力,彩陶艺术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有多姿多彩的珍品。 仰:半坡类型彩陶和庙底沟类型彩陶

半坡类型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底和平底盆装饰图案绘于器表显眼部位或器物内部图案以黑彩为主。庙底沟类型器物以盆,钵为主,多用黑彩绘制,纹样全部绘于器物表面,未见内壁施彩过。

马: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石岭下型构图疏朗,风格简洁明快。后三种装饰面大,构图繁密,纹样灵动,色彩热烈。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

一、简释题

1.三星堆铜塑 2.金沙石雕 3.楚漆木雕 4.商甲骨文 5.西周金文 二、论述题

1.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随着青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造型从功能上分为:礼器、实用器具、装饰品和雕塑。从功能和种类上分:炊具器、饮食器、水器、酒器、工具、乐器、

兵器、车马器及其他杂器。

风格:神异动物纹、仿生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画像故事纹,锥刻、刻画、嵌铜、错金银、鎏金等新手法。

2.试论商周青铜礼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

礼器就是体现礼治的器物,用于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祭祀工具,久放于王侯贵族宗庙中的祭器。

礼治的核心是通过尊崇王权和明辨等级,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秩序。因而青铜器也就成为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的标志和具体象征。

3.简析楚帛画的性质、造型特点与艺术成就。

楚帛画具有肖像画性质。 人物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正侧面姿势,人物面部描绘具体,男子威武潇洒,女子端庄虔诚,显示出对象的年龄的情态。人物的服饰,龙的造型仍带有一定的装饰性。 作品的丝帛质地用毛笔绘制,以墨线立骨,平涂施色并略加渲染,显现出传统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简释题

1.汉代陶俑 2.摇钱树 3.贮贝器 4.汉画像砖 5.汉碑 6.博山炉 7.汉长安城 8.汉瓦当 二、论述题

1.简述秦始皇陵园大型雕塑的艺术风格及思想内涵。

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憾人,主题鲜明,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所向披靡的气概,洋溢着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2.试述霍去病墓石雕的雕造手法、艺术风格及思想性。

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战马昂首屹立,庄重威严,充满自信和高傲,匈奴将领则蜷缩于战马胯下,一副惊惧惶恐,狼狈不堪之像。通过胜败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赋予作品丰富而含蓄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统一。

3.试分析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图像理路及内在观念。

自下而上营造了阴府、人间、昆仑、天庭四个虚拟空间,通过灵魂复苏,宗庙祭享,乘龙飞天,天使接引等一系列过场,展现了墓主人从死到成仙不死的,直至其灵魂进入太一天庭,最终回归“道”,即“一”为代表的宇宙自然之本体的全部过程。 凸显引魂升天的主题,并传达出永生的丧葬信仰。

4.举例分析汉墓壁画图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

梁王墓壁画装饰性很强。洛阳壁画基本脱去了装饰意味,画面自由奔放,线角舒展灵动,图像的基本要素及其在墓内的布局渐形成范式,并且日渐定型。洛阳烧沟61号汉墓,运用了绘画透雕加彩绘,高浮雕加彩绘等表现手法,风格粗狂酣畅,气氛热烈,富于感染力。

5.简述汉画像石的类别、雕刻技法、分区及区域特点。

类别:画像石墓、画像石祠堂、画像石阙、画像石棺椁

技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

分区:a、山东、苏北区,可扩大至皖北、冀东甚至郑州附近 b、豫南区,可辖及鄂北 c、陕北、晋西北区 d、四川区,可延至滇东北 (浙江、重庆、天津) 特点:a、画面或分格分栏,或满铺布阵,构图繁复,布局严谨,刀法细腻,造型工整,线条流畅,风格既有凝重典雅的又不乏粗狂奔放的。 b、画像构图疏朗,装饰简洁,主题突出,手法洗练,风格粗狂。 c、构图简练概括,画面干净利落,物象轮廓清晰,犹如剪影效果,风格质朴清新。 d、画面装饰纹样不多,细部处理很少,构图简练,刀法粗放,造型古拙。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一、简释题

1.高句丽壁画墓 2.北魏漆画 3.顾恺之 4.秀骨清像 5.张家样 6.曹衣出水 7.《画品》 8.南朝陵墓石雕 9.青州龙兴寺造像 10.《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11.东晋书法 12.曹魏邺城 二、论述题

1.论述北朝晚期墓室壁画的重要发现及其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墓由墓通、甬通、墓室组成。墓道路边刷白,两边画花草图像,黑线红彩象征地毯,甬道两壁绘侍卫,墓室穹隆顶绘天象图,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线条豪放,色彩艳丽,写实严谨,生动华丽,已经成熟,比魏晋有很大飞跃。 为探讨北朝的壁画墓的发展演进提供了重要的中间环节。

2.简述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画的题材内容,并分析其形式风格的发展变化。

题材内容:佛像、菩萨像、伎乐、飞天、供养人像以及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其中讲述佛祖释迦牟尼前世和一生善施乐助、舍己为人、拯救生灵的本生和佛传故事里壁画数量巨大,是莫高窟北朝中最富时代特征的题材。 十六国壁画多为单幅,并带有明显的龟兹特征。北魏开始逐渐出现长卷式横幅壁画,并融入中原画法。西魏、北周壁画已初具本土样式和汉名族风格。

3.从云冈到龙门:试析北魏石窟造像风格样式的演进。

云:窟平面为方形,空间做仿木构的殿堂式,有些窟内设有中心塔柱。主要佛像一般置于后壁或塔柱正面大龛内。人物面向开始向清秀过渡,装饰挺劲流畅,适像样式的本土特色和名族风格日趋呈现。龙:窟仍以马蹄形平面,窟隆顶结构为主,但内部取消了中心柱。造像主要还是三世佛,也有释迦佛,并出现礼佛场面的浮雕,佛多着褒衣博带装,衣褶稠叠细密,造像体态修长,初期面相清秀,稍后趋于丰润。

4.简述北朝墓葬画像石的重要发现,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北朝画像石包括画像石棺椁、画像石棺床、画像石墓志、画像石碑刻。其中画像石葬具最具代表性,不仅艺术水平甚高,而且内涵也很丰富。 既有传统内容又包含外来因素,不仅体现不同区域和名族文化的渗透与交融,而且还传达出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重要信息。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

一、简释题

1.《步辇图》 2.吴带当风 3.《韩熙载夜宴图》 4.黄徐体异 5.《历代名画记》 6.《笔法记》 7.昭陵六骏 8.莫高窟唐代彩塑 9.龙门奉先寺造像 10.唐代画像石 11.颠张狂素 12.唐三彩 13.唐代金银器 14.唐长安城 15.佛光寺东大殿 16.安济桥 二、论述题

1.简述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

唐以降,世风浩荡,国泰明安,倡苦修的本生、传佛故事已不再为信众所崇,莫高窟壁画中此类题材亦随之大减,经变题材跃居主流。唐前期净土信仰流行,因此壁画创中西方净土变最盛。中唐、晚唐教派林立,信众各有所崇,经变种类更加丰富,又新出现了金光明经变,报恩经变,劳度叉经变等,同时还出现了为世俗人物歌颂的大型壁画。 壁画场面壮观,,构图繁复,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人物造型丰腴圆润,比例适度,线条流畅自如,肤色晕染精细匀称,效果和谐自然。

2.试析唐代仕女画风格样式的演变。

盛唐的张萱和稍后的周昉是仕女图绘画的代表性画家。张萱所作仕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容貌艳丽,体态丰肥。作品多以贵族游乐生活为题材,也有少数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画作。周昉其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具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