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于是向先生提问,吓呆了其他同学;第二部分(第四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第三部分(第八至九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课文写的是私塾里上学的事,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先生的教学形式都具有时代色彩,与现在学校上课的情景相差甚远。跟学习有关的词语,如”私塾”“戒尺”挨打” 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如”咿咿呀呀” “摇头晃脑”,学生都可能会感到陌生。孙中山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语言通俗,却又蕴含着道理,具有新鲜感。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描绘的是孙中山在先生跟前背书的情景,第二幅描绘的是孙中山向先生提出问题后,先生和他对话的情景。插图内容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 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建议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供默读、提问、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提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建议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展开教学,同时结合课后两个泡泡,让学生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结合两幅插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中明白文中蕴含的”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然后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把它们画出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方式读懂这些词句,再与同学交流,并自主积累。

1.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学习提示,落实学习任务。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本课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比如,课题中的星号、文前的学习提示,以及缺少课后题和要求写的字;再结合文后的两个泡泡,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提示和泡泡,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任务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刚进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用自己的话说清

楚这件事情是有困难的,他们或者不能准确地提取主要信息,或者不能按顺序把事情表达清楚 , 因此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适机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两幅插图,发现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 也可以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将各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在自主说的基础上同桌合作,互相交流指正。

任务二: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理解 “不懂就要问” 的道理。 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 , 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交流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比如,从孙中山的角度:私塾先生是非常严厉的 , 为什么孙中山还要壮着胆子问先生? 当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孙中山的时候, 孙中山害怕吗?从孙中山 “学问学问” · · 也值得” 的回答中能感受到什么?又如 , 从同学们 、 私塾先生的角度 : 同学们被孙中山的提问吓呆了,他们会怎么想?先生为什么会打破习惯把书中的道理讲给同学们听?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课题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同桌讨论、 集体交流,深化读书感受,产生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精神的愿望。

2.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时,要充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运用此前的学习经验,自主画自主发现,在自己读书体会的基础上,结合插图、生活实际等,谈谈对新鲜感词句的认识和理解。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比如,跟私塾学习有关的词语 “私塾”“戒尺” 等,学生平时几乎没有接触过,会感到新鲜。 建议让学生在自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说说私塾的上课方式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观察课文

插图,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可以不去深究理解。

又如,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 “咿咿呀呀”“摇头晃脑”等词语,可以让学生交流对它们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背古诗感受念书时的投人,为读懂同学们的震惊做铺垫。

再如,孙中山说的话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学问”的意思 ,再理解怎样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 然后联系前面同学惊呆的样子和他们的问话,理解孙中山那时敢于这样做是不寻常的,体会孙中山当时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可贵品质,鼓励学生也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3.结合语境,学习生字、词语。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在初读交流课文大意时根据学情随机指导,在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时再次认读、正音。

可提示”挨”读第二声,”照例”一词中的”例”要与”列”“的读音区分。”背”“圈” 是多音字,”背”表示用背驮东西时读第一声,表示后背时读第四声;”圈”表示养家畜的棚栏时读juan,表示圆圈时读quan。

字义词义的理解可以采用归类的方式。比如,”戒尺”“厉声”“挨打”等都跟私塾学习有关,可以看插图帮助理解;”背诵”“糊里糊涂”“清楚”等跟读书有关,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诵”“糊”“挨”等形声字,可以通过形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的意思。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 “我的暑假生活”。这个时候学生刚结束暑假回到学校,会有很多的生活体验,该话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内容可说,有兴趣进行交流。

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学习的任务一回忆暑假生活,和同学分享,并用两幅情境图启发学生回忆的思路。第一幅图展示了一个小女孩跟爷爷奶奶学做农活的乡村生活场面,泡泡中的话讲述的经历可能是城市里的同学感到新鲜的;第二幅图展示了小朋友在游乐场坐摩天轮的城市生活场景,泡泡中的话就”坐摩天轮这件事展开讲述,并加人自己的感受,讲述的经历可能与别人相同,但体验不一样。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正式交流前,要想好内容后先试讲,根据听众的建议,调整讲述内容。正式交流时,要讲清楚自己的经历,并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辅助口语表达。二年级上、下册都有”讲清楚的要求,通过低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能力,这些都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

小贴士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即内容要有新鲜感,可能是别人感到陌生的;也可能别人有相同的经历,但感受和体验不一样。”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讲”,要求在讲述前做充分准备,借助一定的视觉媒介,以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讲述效果。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

教学建议

一、打开思路,选择讲述内容 1.选择合适的讲述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经历过多次暑假生活,可提示学生不仅要回忆刚过去的暑假,也要回忆以往印象深刻的暑假。

学生可以讲述的内容,一般包括暑假中课外学习、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参观旅游、家务劳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挑选出自己最想与别人分享的内容,要预估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个

内容可以是富有新鲜感的,比较少见的或是他人未曾经历的事情,如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也可以是具有普遍性的一大家都经历过、有切身体会的,但体验不一样,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如学游泳、学画画、学弹琴。

2.试讲后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讲述内容。

在正式讲述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试讲一下,观察听众的表情或动作,发现别人是否对自己讲的内容感兴趣。如果别人不太感兴趣,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讲述内容。如果别人比较感兴趣,则可尝试把该内容展开来讲述清楚。

二、指导学生把经历的新鲜事讲清楚 1.做好讲述之前的准备。

可以引导学生求助家人,收集必要的图片或实物。图片可以是照片、门票、导览图、自己绘制的图画等,实物可以是纪念品、模型、小制作等。

2.从”新鲜事”或”新体验”的角度讲述。

在学生讲述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一方面发现学生所交流的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相机出示教材中的第一个泡泡,引导学生发现一听众往往会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新鲜事感兴趣;另一方面发现学生所交流的暑假生活中的新体验,相机出示教材中的第二个泡泡,引导学生发现一听众往往会对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感兴趣。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他人,观察范例,懂得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不必面面俱到,选择一个内容即可;讲述时,尝试从”新鲜事” “新体验”等角度出发,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

3.借助图片或实物讲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时候出示图片或实物,配合自己讲述的进程,增强表达的效果。当讲述自己游览的风景时,可以出示风景的照片;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时,及时借助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理解,如讲述自己的小制作时,可以展示小制作的实物;当自己无法用语言讲述清楚时,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说明,如讲述经过自己整理后房间的样子时,可以出示房间的照片。

三、以评促讲,提高讲述的效果

学生交流自己经历的新鲜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以积极、宽容的态度 ,从各个角度肯定学生交流的内容,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以评促讲。小组合作时,可以先采用星级评价制,从”新鲜感”讲清楚”“使用图片或实物”多个维度评价组员讲述的内容。第一次交流完成后,每位学生根据组员意见,改进自己的讲述内容和讲述方式,进行第二次交流,随后进行第二次评价,欣赏同伴的点滴进步。

教学设计举例

课前准备:

配合讲述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回忆暑假生活,导人话题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暑假生活:在暑假中去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等。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交流的题目是什么,教师适机板书,导人话题。 二、用好范例,选择讲述的事

1.选择”新鲜事”进行分享。

(1)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暑假生活中的经历。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梳理可以讲述的内容,并相机小结板书,比如 课外学习 休闲娱乐 体育运动 参观旅游 家务劳动

如:学弹琴 如:玩游戏 如:游泳 如:游北京 如:整理房间

(3)教师倾听,引导学生发现交流中的新鲜事,用记号在板书中进行标注。

(4)当学生讲到类似经历的时候,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第一幅情境图,朗读泡泡中的内容。

(5)引导学生发现:可以讲别人没有经历过的新鲜事。 2.选择”新体验进行分享。

(1)在上一环节进行的同时,教师倾听,注重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独特体验,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板书,比如:

学钢琴 坐过山车

高兴/痛苦/…… 害怕/刺激……

(2)当学生讲到类似的体验时,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第二幅情境图,朗读泡泡中的内容。

3 .引导学生发现:分享:”我的暑假生活”,除了讲述暑假里做了什么,还可以讲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4.借助图片或实物讲述。 (1)学生进行讲述。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反应,适时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讲述的内容。

(3)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图片或实物,能让我们更好地把事情讲清楚。 三、小组合作,讲述”新鲜事”,互相评价

1.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暑假生活。 (出示如下评价表格,组长负责填写,组员共同评价)

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前,由组员阐述推荐理由,然后进行全班汇报。

3.一名学生汇报展示时,引导该生观察听众的反应,初步感知听众是否对自己所讲述的内容感兴趣。

4.讨论交流:是否对汇报者的内容感兴趣,理由是什么。 5.汇报者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建议,改进讲述的内容。 6.组内交流,开展第二次评价,评价表格如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