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煤业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序,作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总体指导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4.2.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公司某种特定或具体的的事故、事件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即《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主要通风机停风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供电(或突发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提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透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爆破物品异常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食物中毒事故应急专项预案》、《食堂液化气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共13个专项应急预案组成,是《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 1.4.2.3现场处臵方案,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以某一具体现场设施或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现场应急措施。 1.5 方针与原则 1.5.1方针

以人为本 积极预防 常备不懈 统一指挥 迅速高效 1.5.2 原则

1.5.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危害。

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充分主张行使“三类人员的三种权利”,即带班人员、班组长、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工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这充分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应急救援管理理念和安全为先的经营宗旨。

5 1.5.2.2统一指挥,协调有序

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是“紧急”,是在突发状态下的紧急处臵(处理);目的是“救”,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必须达到快速反应、行动迅速。但是,必须按照本预案规定,由专人统一指挥,安排相关人员和相关单位有序开展施救工作,做到协调有序,分工负责。 1.5.2.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区(科)、矿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和专业预案。当矿井发生危害较大的灾难难以有效应对时,请求上级支援和启动其他大型矿务集团应急救援体系。 1.5.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2.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重大事故的思想准备工作、预案准备、物资准备和经费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一人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1.5.2.6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1.5.2.7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1.5.2.8保护环境优先。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6 2.1.1 公司情况

我公司始建于1986年,1990年12月27日投产,2008年5月26日,我公司进入60万吨年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建设程序。2009年省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批准我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建设能力为90万吨年,综合机械化采煤。现有员工574人。 2.1.2 地理位臵、交通条件及井田邻矿

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介休市义棠镇田村大佛沟内,行政区属山西省介休市义棠镇所辖。地理位臵为东径111°45′~111°47′,北纬36°57′18″─36°59′54″。

井田东邻山西介休大佛寺桃园煤业有限公司、东南邻山西介休大佛寺小尾沟煤业有限公司、北邻安益煤炭有限公司、西邻西沟煤矿(已关闭,仅施工了立井,未进行建井生产)、西南邻山西保利铁新煤业有限公司,据《地质报告》调查各生产矿之间均有井田保安煤柱,均未越界开采。本次整合属单独保留矿井,井田面积6.0643km3、设计生产能力900kta。采矿证批准开采2#—11#煤层 2.1.3 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岳山北部,区内海拔最高1092m,最低770m,相对高差322m。

区域内没有较大的地表积水。汾河是最大河流,其余水系均属季节性汾河支流。

据资料统计,汾河全年最大流量在8—9月,约500—1000m3s。 2.1.4 气象与地震

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多风,夏秋多雨, 地震烈度:据山西省地震局资料,本区地震烈度为8度。 2.1.5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7 2.1.5.1 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

井田构造基本上是一个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并伴随有落差大小不等、方向不一的断层,一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 2.1.5.2矿井水文地质

按山西省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区位于太原断陷盆地南部边缘区,属郭庄泉域北部的径流区,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水力坡度20‰。 1、含水层及其特征

区域含水层主要有潜水含水层、孔隙裂隙含水层以及岩溶裂隙含水 层三层组。

2、含水层的补给及水力联系

区域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流。奥陶系灰岩 含水层的补给主要靠露头区大气降水以及流经河流的直接补给,沿溶洞、裂隙向深部径流。其上各含水层的补给则主要依靠相互间的裂隙渗透。浅部地层风化裂隙较为发育,渗透能力相对增强,又与第四系潜水联系紧密,故富水性较下部略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靠大气降水及河流直接补给,受季节影响明显。 2.1.5.3地温、地压情况

根据地质报告,井田地温、地压无异样,属正常情况。 2.1.5.4井田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该矿井采用一竖两斜混合开拓方式。主斜井:井筒全长610m,倾角23°35',净断面积8.7m2,三心拱粗料石砌碹,安装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用于提煤、进风、敷设管线等;副斜井井筒全长610m,倾角24°43',净断面积10.7m2,三心拱粗料石砌碹,敷设单轨,用于下料、下设备、进风、敷设管线、行人等,兼安全出口之一;回风立井井筒垂深355m,净直径4m,净断面积12.56 m2,混凝土浇灌,安装梯子间,担负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