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题: 分A、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解答; 析: 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C、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进行解答; D、根据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进行解答. 解解:A、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答: 正确; B、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正确;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正确; D、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一直是中考的一个重评: 点,也是一个难点,一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19.<2分)<2018?常州)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①将食盐晶体磨成粉末,放人空量筒中,读数
②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量筒中,读取液面刻度的变化值
③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溢出的水倒入空量筒中,读数. A仅② B仅③ C仅①② D仅①③ . . . . 考测量容器-量筒. 点: 专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 分根据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以及食盐溶于水进行解答. 析: 解解:①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所以不能将食盐晶体磨答: 成粉末,放人空量筒中读数,故错误; ②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量筒中,食盐不会溶解,所以读取液面刻度的变化值可知食盐晶体的体积,故正确; ③食盐溶于水,所以不能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溢出的水倒入空量筒中读数,故错误. 故选:A. 点此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读数和不规则形状固体密度的测量,评: 重点是量筒的应用,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0.<2分)<2018?常州)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均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LDAYtRyKfE A若E是CO2,A一定是Na2CO3 B若E是HCl,A一定是CO2 . . 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 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 . . 考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 专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题: 分依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利用选项中有关物质的转化情况进行分析: 析解答,解题时要注意该题的开放性特点; 解解:A、若E是CO2,A不一定是Na2CO3,还可以是碳酸,B是答: 氢氧化钠、C是水、D是碳酸钠,故A错误; B、当E时盐酸A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以是氯化钙,此时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碳酸钙,故B错误; 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两者能够反应生成盐和水,则D为水、C是二氧化碳、A是碳酸钠,分析可知推断合理,故C正确; 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还可以是氯化钙,此时A是氢氧化钙、D是氯化钠、C是氢氧化钙,故D错误; 故选C 点此题开放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物质间的反应和选项中的评: 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即可;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3分) 21.<4分)<2018?常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提供了氯元素的相关信息.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 <2)用化学符号表示氯离子: Cl﹣;
<3)二氧化氯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化学式为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考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点: 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题: 分<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元素符号左边的数析: 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氯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