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本原文及译文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教学相长[zhǎng]

虽有嘉[jiā]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a]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有美食嘉肴,不去吃它,则不知它的滋味美得如何;虽有很好的知识学问,不去学习它们,则不知它好在什么地方。因为上面的缘故,学的人深入进去,学了以后才明白自己的不足,教的人在教他人解困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的学子,定能自我反省;明白自身困惑的教者,也一定能自强不息。上面说的就是教育和学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道理。《兑命》说:“教育别人和自己求学同样都有益处。”就是说这个道理的吗?

13

乙编 诗经六首 关雎[jū]

关关雎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 参[cēn]差[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a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sa]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桃夭[yāo]

桃之夭夭,灼[zhu?]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翠绿繁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密稠稠。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h?]至哉?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译文】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鸡栖于桀[ji?],日之夕矣,羊牛下括[hu?]。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译文】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