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贞观之治
1. 概念
贞观年间(AD 626 ~ AD 649),李世民(唐太宗)即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2. 举措
(1)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3)鼓励臣下敢言直谏,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4)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
【2】、安史之乱
1.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1.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2.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 3. 丝绸之路使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4. 唐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大都会
【2】、唐朝与朝鲜、日本
1. 唐朝与日本——遣唐使
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效法唐朝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并且对宗教、艺术等,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宣告宋朝统治集团自强自救的破产。北方民族的兴起与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经济中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完成。活字、火药的创造发明,表明宋代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1】、北宋的建立
1. 陈桥驿兵变
AD 960,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2. 基本统一
北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2】、政军制度
1. 背景(目的)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 2. 政军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1)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兵权
(2)体制: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 (3)方针:内重外轻 (4)更戍法
【3】、重文轻武——基本国策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17
1. 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2. 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大多由文人担任,形成文官政府 3. 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北宋与辽
1. 辽 建立时间:AD 916
2. 澶渊之盟:AD 1005签订。结束宋辽之间的战争状态。
【2】、金与南宋的对峙
1. 靖康之变——金灭北宋:AD 1127
2. 南宋建立:AD 1127 赵构(宋高宗) 都城位于临安(今杭州) 3. 金与南宋的关系
(1)岳飞抗金:郾城会战 (2)绍兴和议(宋金对峙):AD 1141(绍兴年间)
【3】、榷场
1. 定义:并立时期,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的互市贸易的市场 2. 特点:由官府管理和控制
3. 来往物资:茶叶、瓷器、丝织品 ←—→ 马、皮革、药材、盐 4. 设置意图:控制边境以挟制对方
5. 客观效果: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3】、大蒙古国
1. 大蒙古国的建立:AD 1206 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
2. 对外战争
(1)南征——灭西夏,灭金 (2)西征
【4】、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1. “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