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速灭亡
【2】、宫廷内乱
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
【3】、第一次农民起义
1. 时间:BC 209
2. 领袖:陈胜、吴广
【4】、秦末农民大起义
1. 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项羽
2. BC 202,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分分合合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1. 继承
(1)皇帝制度 (2)中央管制 (3)地方政府 2. 不同
(1)政令施行宽简舒缓 (2)郡国并行制
【2】、平定七国之乱
1. 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吴
楚七国之乱”
【3】、文景之治
1. 概念: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史称“文景之治”
2. 内容
(1)以农为本,减少田租 (2)废除严刑苛法
3.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 4. 评价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2)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风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改革——政治
1. 加强中央集权
(1)裁抑丞相职权,启用亲信近臣
(2)与亲信近臣形成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3)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4)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13
(5)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
【2】、改革——思想文化
1. 内容
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地方上学校也经师授学 2. 影响
(1)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确定,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2)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的意识形态
3. 实质:儒表法里
【3】、改革——外政
1. 西域
汉武帝发动三次反击匈奴战争
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 2. 边疆
在边疆加强管辖。于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其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辖
【4】、西汉盛世
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1. 时间:AD 25
2. 开国皇帝:刘秀,史称光武帝(豪强地主 —→ 农民起义领袖 —→ 东汉帝王) 3. 都城:洛阳
【2】、光武中兴
1. 措施:
(1)改革政治经济——以“柔道”治理天下,简政安民 (2)重视文化教育——文教治国 2. 影响
(1)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2)有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