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九)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2019·四川初一期末】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满”是“遍”的意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笛声的悠扬。 传播到洛阳的每一个角落。 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23.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此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十)阅读诗歌,完成各题。【2019·丹阳市第八中学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句中的“暗”的表达效果。

【答案】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

【解析】 考查诗人的炼字艺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程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答此题一定要把文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出来。

25.前人评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认为其中 “折柳”是全诗关键,为什么? 【答案】 用典,“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解析】 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点睛】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2019·湖北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答案】 示例: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夜里不知是谁家的庭院暗暗飞出幽隐的玉笛声,曲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整个洛阳古城。

27.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从诗中“暗”“满”两字中任选一字,说说你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

【答案】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暗”字,意思是断续、隐约,表明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因此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勾起人的离愁别恨。 “满”字运用艺术的夸张,让人觉得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衬托出夜的安静及诗人闻笛后的内心的孤寂。

2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歌主要内容判断诗人的情感。 此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触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 所以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2019·山东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

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项“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有误。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

3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触发了思乡之情。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2019·四川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暗”有断续、隐约之意。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散入东风满洛城”一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C.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诗中”闻折柳”就是诗人在夜曲中听到了折断柳枝的声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