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补充练习答案

合成词的特点是两个词根表示的动作之间隐含“兼语”(宾语兼主语)的成分,如“引见”是“引你见”、“逗笑”是“逗你笑”的意思。其它的还有请教、逼供、迫降、遣返、召见、召集、促进、劝退、诱降、讨嫌等等。 6.区分字面形式相同的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在词缀语素下划横线表示)。 (1)老粗 老伴 老汉 老板 老虎 老乡 老鼠 老妪 (2)胖子 裤子 独子 养子 房子 瞎子 鱼子 矮子 (3)画儿 婴儿 健儿 女儿 个儿 头儿 破烂儿 (4)山头 船头 苦头 工头 劲头 钟头 骨头 砖头 (5)猛然 必然 欣然 果然 居然 偶然 井然 (6)党性 可读性 男性 记性 个性 (7)美化 电气化 焚化 冰消雪化 7.分析合成词的多层结构。 (二)词汇补充练习答案二 1.根据下面《日出》中顾八奶奶恭维陈白露的话,想一想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得到这种印象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顾八奶奶这个有钱的寡妇知识浅陋、文化层次低、思想庸俗、生活腐 化却又想附庸“风雅”,极力赶时髦。 (1)“杰作”只能用于物,不能用于人,用于人便成了讽刺。“美艳”“肉感”是男人们使用的带有玩弄性质的轻佻字眼,不宜当面称人,顾是真心羡慕赞佩陈白露的,贬义褒和只能让陈啼笑皆非。 (2)明明是喜欢,偏说成“赞成”,明明是嫖客,偏说成“朋友”,把放荡说成“浪漫”,都是出于赶时髦的心态,但词义错了。后二者褒义贬用更是掩饰不良行为。 然而陈是厌恶这种生活的,顾的称赞只能使陈更为反感。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词义是概括的,但在使用时可以指整类的事物,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事物”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词义具有概括性,“人”的词义概括了一切“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所有具有这个本质特征的都是人。但词义在使用时又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如:“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人即够”。(《农村调查序言》)这里的两个“人”,都指“参加会的人”。 (2)“?美丽?、?斑谰?有形象色彩义”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这些词是专门描述形象的,它们的理性义就是关于形象的描写,不能再说它们有什么形象色彩了。 (3)“词的音义联系最初是任意的,但一经确定便具有了强制性”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词义具有社会性,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只有认真理解,掌握社会确认的意义才能准确遣词造句,达到预想的交际目的。这说明词义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用词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三)词汇补充练习答案三 1.下面句子里的“活”有几个义项?根据义项之间的关系说明义项分类的层次性。 下面句子里的“活”有三个义项: (1)、(2)、(5)、(6)是一个义项,它们都指有生命、能够生存、能够生长的意思,跟“死”相反。这是“活”的基本义。

(3)、(4)、(7)是一个义项,它们都指灵活、不因定、可移动的意思。这是“活”的转义(引申义)。 (8)、(9)是一个义项,它们都有“逼真”的意思。这是“活”的转义(比喻义) 根据这三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可见义项分类是有层次性的:

2.根据所列义项的意义,判定哪些是多义词,哪些是同音词:

根据所列义项的意义,“领港、突出”是多义词,“倒”是同音词,“怪”(1)、(3)义项是多义词,(2)、(4)义项是同音词,(1)、(3)义项与(2)义项是同音词,与(4)义项也是同音词、 3.以“伯伯、叔叔、姑姑、姨、婶”这一组亲属词为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原则和步骤。 “伯伯、叔叔、姑姑、姨、婶”都是亲属词,义素分析可用矩阵表示:

词目 伯伯 叔叔 姑姑 姨 婶 亲属 + + + + + 长辈 + + + + + 父系 + + + - + 义 素 血亲 + + + - - 男性 + + - - - 长于父 + - ± ± ? 义素一般采用两相对立的形式设计。“父系”跟“母系”对立,“血亲”跟“姻亲”对立……,用“+”号表示“是”,用“-”号表示“非”、“±”号表示两种可能都有,“?”号表示相反的情况更多一些。分析的原则是: (1)对等性原则,分析出来的义素组合必须与义项所指范围相等,不能过宽或过窄。 (2)系统性原则,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词义系统中进行,因为义素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语义特征。 (3)简明性原则,义素分析力求简单明确,突出揭示同组词词义的个性与共性、 义素分析的步骤是: (1)确定范围,明确分析对象。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同一语义场)中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才更容易选择经济适用的义素。 (2)比较异同,揭示个性与共性。义素分析的核心就是比较相关词义的异同,找出代表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的相应义素。 (3)义素确定之后,采取种种方法表达。可用上面的矩阵式,也可用平列式。平列式中,义素用[ ]表示,如: 灌木——[+植物][+木本][+矮小][+从生] 乔术——[+植物][+木本][-矮小][-从生] (四)词汇补充练习答案四 1.下列各组词是不是同义词?为什么? (1)组不是同义词。因为意义不同,“题材”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2)组是同义词。“才能、才华、才智、才干”都含有能力、技术、特长的意思。

(3)组、(4)组不是同义词。“粮食——大米、小米、苞米”,“跑——赛跑、逃跑”是类属关系的词。

(5)组不是同义词,但它们可以分别是同义语素。因为“活”、“走”是词,“生”、“行”是语素,同义词是词义与词义的关系,不是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6)组不是同义词,是一个词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是异形词。

(7)组不是同义词,“慌张——慌里慌张”,“考虑——考虑考虑”是同一个词的语法变化形式,不是同义关系、

(8)组不是同义词,“个——个个”,“家——家家”是词的形态变化形式,不是同义关系。 2.下列各组词是不是反义词?为什么?

(1)组不是反义词。“夸张”和“缩小”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夸张”是言过其实的修辞手法;“缩小”是使范围由大变小、

(2)组是反义词。“师傅”和“徒弟”是互为依存,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反义词、有师傅才有徒弟,有徒弟自然有师傅。

(3)组不是反义词。“热”的反义词是“凉”,而不是“凉丝丝”,因为在结构上不对称。 (4)组不是反义词。“大”和“细小”的意义范畴不同。“大”指体积或面积,“细小”指横剖面小的条状物,与“粗大”是反义词、

(5)组不是反义词。“美观”和“粗糙”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美观”指物体的样式好看,“粗糙”指物件的表面不精细、不光滑、

(6)组是反义词。“迅速”和“迟疑”都指速度,是有中间状态的反义词。 (7)组不是反义词、“良好”是词,“不良”是短语,词和短语不能构成反义词。

(8)组不是反义词。“聪明”和“傻子”虽有反义关系,但不是反义词。“聪明”指智力发达的性状,“傻子”指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意义范畴有差别。

(9)组不是固定词汇材料中的反义词“小众化”是在与“大众化”对举语言环境中的临时创造的,是修辞上的仿词现象,不是词汇材料中的反义词。

3.下边这段文字中的括号里列举的词,用哪个最合适?为什么?

这段文字中的括号里列举的词,用“认识”、“违背、“期求”、“根据”、“认识”、“发挥”、“创造”、“促使”最合适。因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这个真理,正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理性的反映,所以只能用“认识”。同时与客观规律不符合,用“违背”最合适、“期求”是希望得到的意思,体会上下文,说“期求工作的胜利”是符合原意的、“根据”是“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的意思,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所以只能用“根据”。“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不能“发展”,用“发挥”合适。“条件”原先没有,而现在有了只能说“创造”。使事物向有利于改革的方面转化也只能用“促使”。

4.写出A组词的反义词,B组词的同义词。

A真理(谬论) 绝对(相对) 静止(运动) 公开(秘密) 一般(特殊) 暖昧(明朗) 冷淡(热情) 贫乏(丰富) 高涨(低落) 肤浅(深刻) 团结(分裂) 清澈(混浊) 崎岖(平坦) 稀疏(稠密)

B.朴素(朴实) 精确(准确) 区分(区别) 声望(声誉) 繁荣(繁华) 光辉(光芒) 激烈(猛烈) 摧残(摧毁) 解除(消除) 执行(实行) 糟踏(浪费) 豪爽(豪迈) 挽救(拯救) 保持(维持)

5.简述绝对反义词(互补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概性反义词)在使用上的不同。

(1)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都可用否定词“不”否定,但表达的含义不同。绝对反义词如“死一活”、“人一鬼”,可以说成“不死不括”、“不人不鬼”,这里并非表示有中间状态,而是表示尴尬、不伦不类的含义,有贬义色彩、相对反义词可说成“不快不慢”、“不大不小”指“适中”、“正好”的意思、

(2)相对反义词可用“没”否定,表示该区分而没有区分,大多具有斥责的色彩,如“没大没小”指行为方式应分清大人、小孩而没有区分,其它还有“没上没下”、“没老没少”等等。绝对反义词没有这种用法、

6.举例说明多义词与反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关系、

多义词与反义词的关系是多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多义词有几个意义,它的每个意义都可能有反义词,这样就形成一个多义词可以有几十不同的反义词。多义词“开”,有“开放”的意思,如花开;它的反义词是“谢”,如花谢。也有“打开”的意思,如开门。它的反义词是“关”,如关门。还有“张、开”的意思,如开口;它的反义词是“合、闭”,如合口、闭口。 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关系是:

(一)同义词可以有相同的反义词,也就是一个词(反义词)可以同一组同义词组成反义词。如“冷”和“凉”是同义词,它们的共同反义词是“热”。同样,“胜利”和“成功”是同义词,它们的共同反义词是“失败”。

(二)同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反义词不同,可以显示出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虚假”和“虚伪”是同义词,但是它们的反反词不同。“虚假”的反义词是“真实”,不真实就是虚假。“虚伪”的反义词是“诚实”,不诚实就是虚伪。 (五)词汇补充练习答案五

1.一个词在辞书中所注的义项和一个词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时所产生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一个词在辞书中所注的义项是它的固定义,也被称为静态义;而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时产生的意义是修辞义,临时义,也被称为动态义、这就是它们的不同。例如“辐射”一词,在辞书中所注的义项是“热的传播方式之一,从热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出去”。这是它的固定义,静态义。可是,同样是“辐射”,在上下文语境中使用时,再这么解释就不行了。如:“人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