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北派画风。著《笔法记》。

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

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朝画院待诏。山水多取半边,人称“夏半边”。李成:字咸熙,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能诗、善琴、弈。山水师荆、关,自成一格。祢:古时父死,在宗庙中立牌位以后的称谓。

⑾北苑:董源。程青溪:程正揆,字端伯,号清溪道人。 吴松滥恶:吴门派的末流画家,缺少文化修养,作品粗制滥造。带累:连累。南宫:米芾(1051~1107年),后人称他“米南宫”、“米癫”。

金针:传说唐时郑侃之女采娘,七月初七晚祭织女,织女给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加精巧。见冯翊《桂苑丛谈·史遗》。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此以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金针,即把高明的办法传授给别人。 ⑿院体:院体画。指画院宫廷画家的绘画。讲法度,尚写实,布局典雅,画风工整。叔明:王蒙,字叔明。祖:效法。

⒀落茄:淡墨侧笔横点。源委:应为“原委”。指水的源头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滃:云气涌起。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卭(今四川卭崃)人。卓王孙的女儿。善鼓琴,通音律。嫁司马相如,当垆卖酒。黛色: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原文】:

画松法:

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

马远松多作瘦硬如屈铁状。

李营丘松多作盘结,如龙蟠凤翥①。

王叔明大松多作直干,其叶较诸家者稍长,虽杂乱中极有文理。

马远间作破笔,最有丰致,古气蔚然。画此最难。切不可似近日伪吴小仙恶笔,漫无法则也。 赵大年松多于肥泽中见其奇古。②

王叔明松多不经意。

王叔明山头远松,每喜为之。千株万株,丛杂无际,且半当点苔,能助山之姿态。 郭熙每作群松,大小相联,转巅下涧,一望不断。

刘松年多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赭着半边,留上半者,雪也。 古柏,僧巨然及梅道人多画之。 画柳各法:

画柳有四法:一勾勒填绿;一但以汁绿渍出,新梢则嫩黄,脚叶则老绿,以分明晦;一再加深绿于绿点上,轻点数小墨点,上罩石绿留边;一竟以墨丝而点,以浓绿染之。

大抵唐人多勾勒,宋人多点叶,元人多渍染,其分枝取势,得迎风摇扬之致一也。

又,春二月柳未垂条,秋九月柳已衰飒,未可相混。树中之柳,如人中西子、毛嫱,仙中之宓妃、列子,其凌波御风之态,掩映于水边林下,最不可少。故赵千里及赵松雪多画之,而松雪于《水村图》,浓淡但以墨抹,幽意无穷,又一法也。

高垂柳,宋人多画之。

点叶柳,唐人多画之。 秋柳:赵吴兴《水村图》,前谓又一法者即此。

髡柳:③秋尽春初,当画髡柳于竹篱茅宇间,有如靓女,頞④发初齐,丰姿绝世。画春初者,可间桃花,法当以淡墨大笔画桩,再以墨分浅深画柔条,渍绿。若在绢上,则用石绿衬背。冬景及秋尽,则仅以赭石间绿破之而已。

勾叶柳:王维诸唐人及陈居中多画之,余嫌其太板,故次于后,以备一体。 棕榈树,唐人画于园林山水中,后郭忠恕每为之。

勾勒梧桐,见王维《辋川图》⑤。 细勾蕉叶,唐人每为之。

元人写意梧桐,或墨点,或罥以绿点。 写意芭蕉,若以淡墨,留叶上一线。

点花树干法:甚有分别,桃不可同于梅杏。梅杏亦不可同于别树。大都梅条多直而横劲。杏则古人有仅画树椿点者。桃者宜繁枝耳。

点桃树干法。

点梅树干法。点杏树干法。

画小竹法:云林于石根树底,辄作幽篁柔筱⑥,夕阳晼晚于茅屋花箔间⑦,真簌簌有声,望而知为幽人行径。

21/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要具梳风扫月清逸之致,不可庞杂,阻塞清气。画有三种,宜视树石之体而粗细配用之。

唐人画树既双勾,则点缀之稚竹亦多飞白,颇觉有致。近日仇十洲亦喜为之。 画葭菼法⑧:宋时名手如巨然、李、范诸家,皆有《渔乐图》。此起于烟波钓徒张志和。盖颜鲁公赠志和诗,而志和自为画,此唐胜事。后人蒙之多寓意于渔隐。而元季尤多。盖四大家皆在江南葭菼间,习知渔趣故也。凡他图则必有主树,至渔乐则烟波淼渺,树不能为之主,而主葭菼矣。故此作以殿草树之后⑨。

注释:

①虬:传说中的龙类动物。李营丘:李成,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故称“李营丘”。蟠:屈曲,环绕。翥:(鸟)向上飞。

龙蟠凤翥:龙盘凤舞,比喻老松盘旋曲折之态。

②破笔:意笔。蔚然:形容茂盛、盛大。伪吴小仙:即明代画家吴伟(1459~1508),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曾以画供奉内廷,得赐“画状元”。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模仿吴伟的末流画家风格狂野,有失法度,被人视为魔道。赵大年: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第五世孙。博览诗文,工画平远小景。见:通“现”。显现。

③赵吴兴:赵孟頫,吴兴人,故称。髡:剪削枝条。《齐名要术》卷五:“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④靓:好看。頞:鼻梁。

⑤陈居中:南宋宁宗嘉泰间画院待诏。工人物、番马。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

辋川:水名,即辋谷水。诸水会和如车辋环凑,故名。在陕西蓝田南,源出秦岭北麓,北流至县南入灞水。唐诗人王维曾置业于此,集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⑥罥:挂碍,缠挂。辄:总是。筱:细竹,小竹子。

⑦晼晚:太阳将下山的光景。箔:用竹、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

⑧仇十洲: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明太仓(今属江苏)人,寓居扬州。擅画人物,亦工青绿山水,秀雅精丽。葭:初生的芦苇。菼:古书上指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初生的荻,其茎比芦苇细而中实。

⑨李、范:李成、范宽。颜鲁公: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故称“颜鲁公”。胜事:美好的事情。蒙:继承。淼渺:水面辽阔。

【原文】: 山石谱

画石起手,当分三面法: 观人者,必曰气骨。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故谓之曰“云根”。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岂有朽骨而可施于骚人韵士笔下乎?

是画无气之石故不可,而画有气之石,即觅气于无可捉摸之中,尤难乎其难。非胸中炼有娲皇①,指上立有颠末,未可从事。而我今以为无难也,盖石有三面。

三面者,即石之凹深凸浅,参合阴阳,步伍高下②,称量厚薄,以及矾头菱面③,负土胎泉④。此虽石之势也,熟此而气亦随势以生矣。秘法无多,请以一字金针相告,曰“活”。

画石下笔法及层累取势法:

余所谓一字金针曰“活”者,尤须于三面未分,一笔初下,具有磊落雄壮气概。一笔须有数顿,使之矫若游龙。先用淡墨勾框,再以焦墨破之。石廓如左既勾浓,则右宜稍淡,以分阴阳向背。千石万石,不外参伍其法。参伍中又有小间大、大间小之别。画成依廓加皴,渐有游刃。虽诸家皴法不一,石体因地而施,即于一家之中,尺幅之内,或弁于山⑤,或带于水,甚夥其形⑥,总不外此一二法,则他无论。即米山,乃全是墨点晕成,不须勾廓者,然于不勾之中,亦未尝不具此法,于层层烘染处逼出,甚森严也。

聚一聚二聚三聚四聚五

画石大间小、小间大之法:

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大小相间有如置棋,穿插是也。近水则稚子千拳而抱母,环山则老臂独出而领孙,是有血脉存焉。

王思善曰:画石之法,先从淡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为上。又云:画石之妙,用藤黄浸入墨笔,自然色润,不可多,多则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

大间小法。小间大法。

22/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画石间坡法:

子久、云林画石多间土坡,望而可施坐卧,水边竹下正宜留此,以待幽人。非一味蛮山蛮石,使人畏心生也。 北苑、巨然石法:

此披麻皴也,北苑、巨然及松雪、大痴、仲圭皆画之。中有正开石面如鼻隼然⑦,号曰“石隼”,子久尤喜为此。 云林石法:

云林石仿关仝,然仝用正锋,倪多侧笔,乃更秀润。所谓师法舍短也。 吴仲圭石法:

仲圭披麻皴最为纯熟,且于熟处用生,为他家所不及。

王叔明石法:

此披麻带解索皴也,独黄鹤山樵画之,山樵为松雪甥⑧,画乃追踪松雪,而石有出蓝之誉。 黄子久石法:

子久,常熟人,有谓其画多作虞山石,层层骀荡者⑨,如王宰蜀产,多画蜀中山水,玲珑窳窆,巉差巧峭⑩,各因所见,其语良是。故子久实本石法于荆、关,而自为减塑,笔如画沙,益见高简。

二米石法:

此米点而微间芝麻皴也,元晖父子于高山茂林中,时一置之,层层点染,以烟润为主,虽不露石法棱角,然视其框廓下手处,实披麻也。

诸家皴石详辨

四大家石及各种皴,余既约略言之矣。然法有专兼,皴分工拙,既引升堂,更当入室。⑾若王右丞之石如飞白;郭河阳之石似云头;董北苑之石形娟秀,意在江南;李思训之石涌波涛,神飞海外。有诸家共习此一皴者;有一家能擅此众长者;有一家本不习此皴法,而于机法纯熟中,流出无心逼肖者,难为刻舟之见。今将诸家细皴石法一一晰举,以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如此一则中,皴法犹有未尽,当于后则画山头中补见之。

王叔明皴法。 黄子久皴法。

范宽、夏圭皴法。(按:夏圭可能曾经用过这种皴法。但不是夏圭画法的代表。) 荆浩、关仝皴法。 马远皴法。 刘松年皴法。 徐熙皴法。

解索皴法。范宽常为之。

大斧劈法。马远、夏圭多画之。 乱柴、乱麻二石法。元人多用之。

小斧劈法:本自刘松年、李唐,唐寅学之,深得其奥。周东村、沈石田皆用之。 披麻间斧劈法。王维每用之。

荷叶皴法:王右丞变体,全以骨法为主,色以青绿。 折带皴法:倪云林用之。

注释:

①娲:女娲:神话中的女帝王。 ②步伍:交互。参错相交;相互参证。

③矾头: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亦指类似矾石的山石。这里指后者。 ④胎:根源。

⑤弁:放在最前面。加弁,亦为加冠的通称。 ⑥夥:多。同“伙”。

⑦王思善:应为“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宗法董巨,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写山水诀》:“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子久、云林:黄公望,字子久。倪瓒,号云林。 幽人:隐士。

北苑:董源,中主唐元宗时为北苑副使,故人称董北苑。 巨然:僧,江宁人。工画山水,笔墨秀润。

23/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披麻皴: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披麻皴如麻披散也,有大披麻小披麻。大披麻笔大而长,写法连廓兼皴,浓淡黑一气浑成,淋漓活泼无一笔滞气。此法始自董北苑。用笔稍纵,笔从左起,转过右收。起笔重重。笔笔圆运,无扁无方。石形多如象鼻。后清湘、八大山人,徐文长喜为之。至巨然、米元章、吴仲圭、董玄宰、王石谷辈,俱是小披麻耳。小披麻笔小而短,写法先起轮廓,然后加皴,由淡至浓,层层皴出,阴阳向背,或焦或湿,随意加擦,较大披麻为稍易。北苑亦多作此,后辈皆宗之,近世更喜学之。” 松雪、大痴、仲圭:赵孟頫号松雪道人。黄公望,号大痴。吴镇,字仲圭。 鼻隼:鼻子凸起的部分。

⑧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黄鹤山樵: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 松雪: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甥:外甥。

⑨骀:劣马。骀荡:放纵,舒展。

⑩王宰:唐代蜀中人,多画蜀山,玲珑巧峭。 玲珑窳窆:玲珑剔透,形容山石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巉差巧峭:山势险峻峭拔。 ⑾升堂: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进入佳境。

【原文】:

画山起手法:

山之轮廓先定,然后皴之。今人从碎处积为大山,最是病处。古人运达轴,只三四分合,所以成章,虽其中细碎处甚多与皴法不一,要之取势为主。元人论米高三家先得吾心。

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即谓之无墨。然轻重向背却又不在皴满,而在轮廓初定之下。如构屋者,欲施榱桷①必先栋梁,栋梁如立,即有巧公输不能以榱桷异其承拱矣。

是之谓嶂盖,务期脉络连接,左右顾盼,即加至千重万重,不外此法。

形势峻拔者谓之峰。形势团转者谓之峦。 开嶂勾锁法:

凡人百骸未具,鼻隼先生,初下一笔,所谓正面山之鼻隼是也。遍体揣视,更重颅骨,结顶一笔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此处起伏为一山之主,而气脉连络,并为通幅之一树一石皆奉为主,又有君相存焉。故郭熙为主山,欲耸拔,欲蟺蜿,欲轩豁,欲浑厚,欲雄豪而精神,欲顾盼而严重②,上有盖、下有承,前有据、后有倚,其法尽之矣。

脉络。 正面。

宾主朝揖法:

摩诘曰:画山先审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

山有高下,高者血脉在下,肩股开张,基脚厚壮,峦岫环绕,映带不绝,此高山也。必如是,始谓之不孤不什。下者血脉在上,其巅平落,顶额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深插莫测,此浅山也。必如是,始谓之不薄不泄。因欲使其轮廓分明,脉络井井,故不加皴,以便学者观其法。皴法多端,已具见于各大家峦头石法内。

又宾主朝揖法。

主山自为环抱法:

前图犹藉客峰以成气象③,兹则特举主山自为环抱一法。以其昂首舒臂,众象包罗,无假外景;画中更为深郁,所谓直赋本事无暇衬贴者是。与前作较,前则大君临明堂,群侯朝拱,此则恭默思道,深宫独处之时焉。王右丞尝用此画主山。

又主山自为环抱法。 山论三远法:

山有三远,自下而仰其巅,曰高远;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自近而望及远,曰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致冲融,此处皆为通幅大结。

深而不远则浅,平而不远则近,高而不远则下。凡山水中患此,犹之对浅人近习,舆台皂隶④,凡下之骨,山中人惟有弃庐抛卷,掩鼻而急走矣。

然远欲其高,当以泉高之,雁荡千寻,匡庐三叠,非高远而何?远欲其深,当以云深之。玉女青迷,明星翠锁,

24/3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