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习题11

(一)填空

1.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的不同又可将逆境分

为 因素逆境和 因素逆境等类型,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叫植物的 性。(生物,理化,抗逆)

2.由于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而表现出的调节作用称为 调节。调节细胞液浓度的渗透物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外界进入细胞的 离子,一类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物质。(渗透,无机,有机) 3.常见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有: 、 和 等。(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

4.在逆境下脯氨酸累积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脯氨酸 加强。二是脯氨

酸 作用受抑,三是 合成减弱。脯氨酸在抗逆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 调节物质,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二是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合成,氧化,蛋白质,渗透)

5.渗透调节物质种类虽多,但它们都有如下共同特点:分子量 、易溶解;有机调节物在生理pH范围内不带 ;能被细胞 保持住;引起酶结构变化的作用极小;在酶结构稍有变化时,能使酶构象稳定,而不至溶解; 迅速,并能累积到足以引起渗透势调节的量。(小,静电荷,膜,生成)

6.ABA是一种 激素,它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ABA主要通过关闭 ,保持组织内的水分 ,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 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胁迫,气孔,平衡,通导)

7.生物膜的 对逆境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如在干旱、冰冻、低温、高温、盐渍、SO2污染和病害发生时,质膜 都增大,内膜系统出现膨胀、收缩或破损。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膜脂呈 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变为晶态。(透性,透性,液晶)

8.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逆境条件下诱导形成的蛋白质(或酶),统称为 蛋白,它具有多样性。如: 蛋白、 蛋白、 蛋白、 蛋白、 蛋白等(逆境,低温诱导,热休克,病原相关,盐逆境,厌氧,紫外线诱导,干旱逆境,化学试剂诱导)

9.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因土壤水分缺乏引起的干旱称 干旱;因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干旱称 干旱;由于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妨碍根系吸水,造成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称 干旱。干旱对植物的危害称 害。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为 性。(土壤,大气,生理,旱,抗旱)

10.冻害主要是 的伤害。植物组织结冰可分为两种方式: 结冰与 结冰。(冰晶,胞外,胞内)

11.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1) 过度脱水,(2) 对细胞的机械损伤。(3)解冻过快对 的损伤。胞内结冰对细胞的危害更为直

接, 形成以及融化时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胞内结冰常给植物带来致命的损伤。(原生质,冰晶体,细胞,冰晶)

1

12.植物对高温胁迫的适应称为 性。高温对植物的危害首先是蛋白质

的 ,其次是 的液化。(抗热,变性和凝固,脂类)

13.不同植物对受害温度不同:喜冷植物在温度 ℃以上即受高温伤害;中生植物在温度超过 ℃会受伤;喜温植物通常要在 ℃以上才受伤害;有些植物则在65~100℃才受害,称为极度喜温植物。发生热害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即致伤的高温和暴露的时间成 比,暴露时间愈短,植物可忍耐的温度愈 。(15~20,35,45,反,高)

14.根据对水分的需求,把植物分为三种生态类型:需在水中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叫 植物;在陆生植物中适应于不干不湿环境的植物叫 植物;适应于干旱环境的植物叫 植物。然而这三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根据植物对干旱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方式不同,可把植陆生物分为 旱型植物和 旱型植物两种类型。(水生,中生,旱生,避,耐)

15.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有:(1) 锻炼,(2) 诱导,(3)合理 ,(4)合理使用 剂与 剂等。(抗旱,化学,施肥,生长延缓,抗蒸腾)

16.水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称涝害,涝害一般有两层含义,即 害和 害。植物对积水或土壤过湿的适应力和抵抗力称植物的 性。 (湿,涝,抗涝)

17.涝害对植物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液相中含 量少,缺 给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形态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会引起 紊乱, 失调, 增加, 受抑等现象。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对缺 的适应能力。(氧,氧,代谢,营养,乙烯,生长,氧)

18.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叫 害。植物对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 性。盐的种类决定土壤的性质,若土壤中盐类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主时,此土壤称

为 土;若以氯化钠和硫酸钠等为主时,则称其为 土。因盐土和碱土常混合在一起,盐土中常有一定量的碱土,故习惯上把这种土壤称为 土。根据植物的耐盐能力,可将植物分为 植物和 植物。(盐,抗盐,碱,盐,盐碱,盐生,甜土)

19.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发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 胁迫,(2) 失调与 毒害,(3) 透性改变,(4) 紊乱。(渗透,离子,单盐,膜,生理代谢)

20.植物抗盐性方式有(1) 盐,它可通过被动 盐、主

动 盐和 盐分来达到抗盐的目的。(2) 盐,指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避,拒,排,稀释,耐)

21.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寄主产生危害叫 害。植物抵抗病原物侵袭的能力

称 性。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1) 病,(2) 病,(3) 抗病,(4) 。根据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又可将抗病性分为(1) 病,(2)抗 ,(3)抗 ,(4) 反应等类型。(病,抗病,感,耐,免疫,避,侵入,扩展,过敏性)

22.病害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有以下影响:(1) 平衡失调;(2) 作用加强;(3) 作用抑制;(4) 发生变化;(5) 运输受干扰。(水分,呼吸,光合,激素,同化物)

23.植物抗病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形态上产生 结构;(2)使 坏死;(3)产生 制物;(4)诱导 蛋白。(屏障,组织局部,病菌抑,病原相关)

24.根据田间观察害虫在植物上生存、发育和繁殖的相对情况,寄主植物对虫害的反应可分为如下类型:

(1) 型;(2) 型;(3) 型;(4) 型;(5) 型。(免疫,高抗,低抗,易感,高感)

2

25.大气污染物进入细胞后积累到一定阈值即产生伤害,危害方式可分为 伤害、 伤害和 伤害三种。(急性,慢性,隐性)

(二)选择题

1.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伍 。D. A.避逆性 B.御逆性 C.耐逆性 D.抗逆性

2. 总称为逆境逃避。B.

A.避逆性和耐逆性 B.御逆性和避逆性 C.耐逆性和御逆性 D.抗逆性和耐逆性 3.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 。A. A.⑴降低, ⑵先升高后降低, ⑶明显增强 B.⑴降低, ⑵先升高后降低, ⑶不变化 C.⑴不变化,⑵先升高后降低, ⑶明显增强 D.⑴降低, ⑵不变化, ⑶明显增强

4.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 A.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 B.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 C.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 D.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

5.在植物受旱情况下,细胞中的 含量显著提高。C. A.天冬氨酸 B.精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6. 是一种胁迫激素,它在植物激素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D. A.细胞分裂素 B.乙烯 C.茉莉酸甲脂 D.脱落酸

7.以下哪种蛋白质不是逆境蛋白? D. A.热击蛋白 B.冷响应蛋白 C.盐逆境蛋白 D.叶绿蛋白

8.缺水、缺肥、盐渍等处理可提高烟草对低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这种现象是 的体现。A. A.交叉适应 B.低温锻炼 C.逆境忍耐 D.逆境逃避

9.在多数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 。B. A.减少 B.增多 C.变化不大

10.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叫 。B. A.抗寒性 B.抗冷性 C.抗冻性 D.耐寒性

11.植物对 的适应能力叫抗冷性。B. A.冰点以下低温 B.冰点以上低温 C.零度以下低温 D.零度以上低温

12.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相变温度 。B. A.高 B.低 C.不受影响

13.膜脂中 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C. A.脂肪酸链长 B.脂肪酸 C.不饱和脂肪酸 D.不饱和脂肪酸双键 14.影响植物区系分布的因素是 。D. A.温度、光强度、降雨量等气候因素 B.地势起伏、地质性质等自然地理因素

C.天然或人为的环境污染和植物种群之间或之内的生存竞争 D.上述A、B、C三者变化是相一致的

15.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光合速率会 。B.

3

A.上升 B.下降 C.变化不大

16.当植物细胞遭受寒害时,随着寒害伤害程度的增加,质膜电阻 。B.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规律地变化

17.以下哪种途径不是提高植物的抗性的正确途径 。C. A.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 B.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关键问题是排盐

C.增施氮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性 D.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

18.受冷害的植物有多种表现。以下各种表现中,仅 没有实验依据。C. A.代谢紊乱 B.离子泄露 C.光合速率增加 D.膜透性增加

19.胞内结冰直接引起植物受害的原因是 。D. A.使原生质过度脱水 B.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C.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 D.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 20.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A. A.原生质过度脱水 B.机械损伤 C.膜伤害

21.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内 降低。B. A.可溶性糖含量 B.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 C.脯氨酸含量 D.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22.作物越冬时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 。A. A.增多 B.减少 C.变化不大

23.高温的直接伤害是 。C. A.蛋白质合成下降 B.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发生饥饿 C.蛋白质变性 D.高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毒物质

24.借缩短生育期的方法,在较短的雨季中迅速完成生活史,从而避开干旱的植物称为 植物。C. A.耐旱 B.御旱 C.避旱 D.抗旱

25.干旱伤害植物的根本原因是 。A. A.原生质脱水 B.机械损伤 C.代谢紊乱 D.膜透性改变

26.可作为选择抗旱品种的形态生理指标为 :C. A.光合速率 B.蒸腾速率 C.根冠比 D.叶绿素含量

27.植物适应干旱条件的形态特征之一是根/冠比 。A. A.大 B.小 C.中等

28.下列那些反应不是植物的抗旱适应 。D. A.⑴⑵⑶⑷ B.⑸⑹⑺⑻ C.⑼⑽⑾⑿ D.⒀⒁⒂⒃

⑴叶片面积减小;⑵叶片表面的沉积蜡质;⑶根冠比大增大;⑷根系向深层、湿润的土壤延伸;⑸乙烯含量提高,加快植物部分器官的脱落;⑹脱落酸从根部合成运向地上部分导致气孔关闭;⑺脯氨酸、甜菜碱等物质积累;⑻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⑼细胞的渗透调节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⑽诱导了一些植物体内的景天酸代谢途径;⑾渗透胁迫改变了基因表达;⑿诱导干旱逆境蛋白质合成;⒀液相水流的阻力提高;⒁改变了叶片的能量消耗方式;⒂呼吸短时间上升,而后下降;⒃细胞脱水,液泡收缩,细胞壁上形成很多折叠 29.涝害的根源是细胞 。B. A.乙烯含量增加高 B.缺氧 C.无氧呼吸 D.营养失调

30.缺氧逆境中,植物产生的主要缺氧逆境蛋白是 。B. A.Rubisco B.乙醇脱氢酶 C.热激蛋白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31.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 。C.

A.有无发达的通气系统 B.对有毒物质具忍耐力 C.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D.大的根冠比 32.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 。A.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