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二、教学目标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教学措施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配合“童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惜时奋进的古诗。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古诗三首 1.自主学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要点 课时 3 教学建议 自主、合作、 探究。 (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月是故乡明 1.学会生字新词。 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那几个场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理解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梅花魂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1 2 有感情朗读。 自读自悟。 朗读感受。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 感知童趣。 品读欣赏 自我感悟 1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3.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4.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互相交流 深入探究 口语交际:走1.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对象童年有趣的事情。 3.要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习作:那一1.把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瞬间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 2 1 自主选择 放手交流 培养信心 提高能力 互相交流, 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 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 学会修改。 刻,我长大了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一 1.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2.想象情景,了解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学会仿写。 3.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2 自主、 合作、 探究 1、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