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灯光射程的定义
我国海图和《航标表》中所采用的灯光射程是指晴天黑夜,眼高为5m的测者能够看到灯光的最远距离。也就是说,当灯标光力射程大于或者等于5m眼高时灯标地理能见距离时,这种射程的灯标,也叫强光灯,取灯标地理能见距作为灯光射程;当灯标光力射程小于5m眼高灯标地理能见距离,这种灯标也称之为弱光灯,取光力射程作为灯光射程。
例1-1-16:中版海图某灯塔射程18 n mile,灯高49m,已知某船眼高16米,试判断该灯塔是强光灯还是弱光灯?并求该中版灯塔的最大可见距离。
解:1) 灯标地理能见距离=2.095+2.0949=19.3 n mile
2) 与灯塔射程比较: 19.3 >18
结论: 该灯塔是弱光灯,故最大可见距离是18 n mile。 2.其他国家灯光射程的规定
英版海图和英版《灯标和雾号表》采用光力射程作为灯光射程。其射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大气透明系数为0.85(相当于能见度为20 n mile)时的光力射程为灯光射程,它不考虑灯高、眼高和地面曲率,只考虑光强和能见度;另一种是采用能见度为10 n mile时的光力射程作为灯光射程,也称为额定光力射程(nominal range),它不考虑灯高、眼高和地面曲率,只考虑光强。
两种规定中,多数国家是采用额定光力射程作为灯光射程。采用光力射程的优点是可以求出当时能见度情况下的射程。具体方法参见英版《灯标和雾号表》。
四、灯光初显、初隐及其距离
灯标灯芯初露和初没在水天线的瞬间分别称为灯光的初显和初隐。灯标灯光的初显、初隐距离很明显就是灯标的地理能见距离。灯光初显、初隐情况在航行中时常会遇到,此时只需观测该灯方位并计算出初显或者初隐距离,便可在海图上定出船位,尤其是当船舶由大洋驶进沿岸时,灯标的初显距离有助于判断船位的正确性。我国灯标制度中所定义的强光灯有可能出现初显和初隐。若有初显和初隐,其初显和初隐距离就等于当时测者所计算出来的灯标地理能见距离。但是,当眼高大于5m时,并不是所有的强光灯都能出现初显和初隐。如根据设计要求,某强光灯光力射程略大于海图和《航标表》中所公布的射程,当测者实际眼高远远大于5m,该灯灯芯露出或隐没在水天线时,由于该灯的光力所限,测者就看不到该灯芯的灯光,当测者刚好看到该灯灯芯时,该灯灯芯已露出在水天线上很高了,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另当测者眼高小于5 m时,少数弱光灯也有可能出现初显和初隐,例如某弱光灯射程略小于5 m眼高的地理视距,而测者当时实际眼高却比5 m眼高小很多,这时就可能出现初显和初隐,当然,在实际航海中眼高小于5 m的情况是基本没有的。弱光灯高度较低,射程较近,一般不用来定位。
在利用英版资料计算灯光初显、初隐时,只要光力射程大于或等于该灯的地理能见距离时必出现初显、初隐,且初显、初隐距离就是该灯的地理能见距离。
例1-1-17:某船测者眼高9米,我国沿海某灯塔灯质为:闪5秒16米11海里,该灯塔的初显距离是_____。
A.11海里 B.14.6海里 C.12.5海里 D.弱光灯,无初显
解:判断该灯塔是强光灯还是弱光灯:
首先,求5 m眼高的该灯标地理能见距离=2.095+2.0916=13.0海里
因为5 m眼高的该灯标地理能见距离13.0海里>图注11海里
所以该灯塔为弱光灯,故该灯塔无初显,选D。 五、测者可见灯标灯光的最远距离
船舶驾驶员在利用灯标定位或导航时,最希望掌握的是灯标的最远距离。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灯标灯光的最远距离是这样的:强光灯最远可能在灯标地理能见距离上看见该灯;而弱光灯由
13
于光强所限,无论测者眼高多高,最远仅能在资料中所标注的射程距离上看见该标,且此时灯标灯芯早巳露在水天线之上。在英版资料中,对于使用光力射程作为射程的灯标,当光力射程大于或等于灯标的地理能见距离时,测者最远可在该灯地理能见距离上看见它,当光力射程小于灯标的地理能见距离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