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名词解释 部分简单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厚度差异很大。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各种元素丰度不一。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整合:指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相互平行,地层时代也是连续的。这种关系反映当时当地没有发生显著的升降差异运动。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而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即其间有地层缺失。这种关系表明它曾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上升时使老地层形成风化剥蚀面 (即不整合面),中间缺失的地层标志地壳上升的其间亦有地层缺失。这反映出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褶皱)和上升运动 (受剥蚀),中断沉积后它又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了上覆新地层。 丹霞地貌:我国第三系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形成顶平、坡陡、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如河北省承德附近的双塔山、棒槌山,广东北部的丹霞山等。以广东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为丹霞地貌。
单面山:山脊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倾向相同的山坡及顺向坡坡面平整、坡较稳且坡体较稳定,与倾向相反的山坡即逆向坡坡面不平整、坡度较陡且坡体不稳定。 猪背岭:因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因而脊峰更突出,但两坡较对称。
褶曲: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其中单个弯曲则叫褶曲。 节理: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平方厘米)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
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再产生的大气辐射中,一部分返回地面,一部分达到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相反的那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花房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部分返回,对地表失去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花房效应(温室效应):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
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 逆温: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由于纬度、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流层中某些层的温度出现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叫逆温,这些气层叫逆温层。逆温层的类型包括:
辐射逆温:近地面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低而降温,形成逆温层,这样的逆温称为辐 射逆温。当晴朗无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表冷却>有效辐射,冬季强,夏季弱。
平流逆温:当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时,也形成逆温,这种逆温叫平流逆温。冬季海上暖流空气平流到大陆上时,形成此种逆温。
下沉逆温:由于表层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下沉逆温。在山地区,常因冷空气顺坡下沉至谷底,将原来的暖空气抬挤到上空,从而形成逆温,这咱下沉逆温又称为地形逆温。 锋面逆温:冷、暖空气之间的交界面(或过渡区)即是锋面。在对流中,冷暖空气相遇时,密度小的暖空气被密度大冷空气排挤在冷空气之上,因此锋面自地面倾斜于冷空气一侧,当冷暖空气温差较大时,就形成锋面逆温
气温垂直递减率:对流层大气距离地面愈高,所吸收的长波辐射能便愈少。因此,在对流 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变化值来表示,即℃∕100米,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r。 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E):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饱和空气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与干空气的分体积之比。
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f):大气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f=e/E×100%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或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即露点温度) 雾(fog):
漂浮在近地面层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雾的分布一般沿海多于内地,高纬区多于低纬区。雾的种类有:
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贴近地面气层变冷形成的雾; 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 蒸气雾: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锋面雾:发生在锋面附近的雾。
霾(haze):空气中悬浮着的烟、尘等微粒。
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降雨。这类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随雷电现象,所以又称热雷雨。
地形雨:暖湿气流在前进中遇到较高的山地阻碍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凝结降水。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背风侧,因水汽含量已大为减少,气流下沉增温,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块相接触,暖湿气流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
台风雨:热带海洋的一种空气旋涡,暖湿空气上升,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 地转风: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形成地转风。
白贝罗风压定理: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为梯度风。
热成风:水平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气压梯度随高度发生变化,风也随高度发生变化。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称为热成风。
信风(或贸易风):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向赤道和副极地低压运动时,向赤道吹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北半球为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由于风向稳定,通常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其位置、范围、强度随副热带高压带作比较规律的季节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
急流:地球上存在一个最大风速区,在北半球,其最大值冬季位于27°N附近的200hPa高度上,风速达40m/s;夏季最大值减弱到15~20m/s,位置也北移到42°N附近的300~200hPa之间。 季风:地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造成气压场随季节发生变化,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作用和高大地形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区域性、季节性气流运动,即季风环流。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白天,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增温很快,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因而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图3-30)。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很快,
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还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H2S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即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的现象。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因素(纬度因素):地表热能的收支状况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 是受纬度制约的,太阳辐射因素,可以说就是纬度因素。太阳天文辐射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等。
2.大气环流因素:大气环流促进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调整了热能和水分因纬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差异,进而影响气候。 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上与陆地气温有明显差异,这种气温差异不仅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影响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和水分分布,导致出现同一纬度上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低纬向高纬传输热量,又从高纬向低纬输送冷海水。洋流热量输送影响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冷暖洋流影响其所经之地的降水量。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形、方位等影响水热条件再分配,对气候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异常的原因:
1、天文原因: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黑子、光斑、耀斑、射电等;地球轨道要素变化:日地相对位置、偏心率、岁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