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案

如果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犯错误为“划分不全”。如:把“直系亲属”划分为“父母和子女”。

如果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所犯错误为“多出子项”。如:把“直系亲属”划分为“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和子女”。

2、一次划分必须依据同一标准。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混淆根据”。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 3、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关系。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子项相容”。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 4、各子项必须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子项不当并列”。如:科学划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练习:下列划分违反了哪条规则? 1、生物可分为动物和植物。

2、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3、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和孙辈。

4、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的加工工业等。

第六节 概括和限制

一、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如:人、科学家、物理科学家 二、限制

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的作用,是把一般概念具体化。如果一个定义过宽,可以用限制的方法加以纠正。如:“共产党员”可限制为“中国共产党员”。

注意:进行限制时,有时是在名词前加定语。但在名词前加定语并非都是限制。如:天安门——雄伟的天安门

限制必须在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如:亚洲——东南亚 单独概念没有种概念,是外延最小的概念,不能限制。如:月亮 三、概括

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种概念得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概括是思维抽象化的基本形式。它的作用是使具体概念一般化。如果一个定义过窄,可以用概括的方法适当纠正。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注意:概括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如:“树木”能概括为“植物”,不能概括为“森林”。

最大类概念没有属概念,不能概括。概括的极限是范畴,是一定领域内最高的属概念,外延最广。

练习: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

散文 鲸 历史科学 坦克车 外交部

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正确? 1、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中学生。

2、北京大学概括为高等院校,限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

9

3、非金属元素概括为元素,限制为塑料。 4、勇敢概括为品德,限制为勇敢的战士。

5、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山,限制为珠穆朗玛峰。

第三章 命题逻辑

第一节 命题和推理概述 一、语句、命题、判断

语句: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命题(判断)的物质载体。

命题:是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命题的基本特征是有真假,当命

题反映的内容与事物情况相符合时便是真,反之则假。命题的真、假二值,统称为命题的真值。

命题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但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第一,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命题,只有表达一种或真或假的思想的语句才是命题。一般地,陈述句、反问句表达命题。

第二,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如:“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可以表述为“所有事物都包含矛盾”,或“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或“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

第三,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如:“小王在火车上画画”,可以指“坐在火车上画画”,还可以指“把画画在火车上”。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是被断定了的命题。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判断带有主体断定的性质,有时还有感情色彩。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