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配套资料K12
宁夏石嘴山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1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50题,共50分,第II卷为51-54题,共70分。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
.
形
成
“
天
下
共
主
”
格
局 B.形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
.
对
地
方
直
接
行
使
管
理
权 D.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2.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
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
有
稳
定
社
会
秩
序
的
功
效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
与
宗
法
分
封
制
互
为
表
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3.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
意
图
复
辟
西
周
贵
族
政
治 B.努力是高社会道德水平 C
.
未
能
顺
应
当
时
政
治
需
要 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4.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秦朝设郡数目不
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
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5.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材的重要标准,非孝者
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
使
士
人
开
始
步
入
政
治
舞
作者、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