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2) 下载本文

2018-2019年最新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

化学模拟精品试卷

(第一套)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分)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 A.g≤x<g B.g>x≥g C.x=g D.x<g 2.(3分)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质,将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分为三份进行实验: (1)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2)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滴入逐渐有气泡产生; (3)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 B.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OH C.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 D.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 3.(3分)小婧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中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婧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Fe3O4和Fe的混合物 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D.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 4.(3分)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其中下列推断:①甲﹣定是硫酸钠;②乙可能是硫酸;③丙﹣定是氢氧化钠;④丁﹣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3分)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HClO4、KClO3 B.NaClO、KCl C.KClO、KCl D.NaCl、KCl 6.(3分)(2014?南海区二模)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8.有一包不纯的Na2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 CO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 A.BaCO3 B.K2CO3 C.CaCO3 D.MgCO3 10.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 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肯定有BaCl2; ②肯定有MgCl2; 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Na2CO3或NaHCO3 ⑤肯定没有MgCl2.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⑤ 11.(2010?常州模拟)Fe、Mg、Al 三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其原因是:①Fe、Mg、Al的质量相等,盐酸足量;②Fe、Mg、Al的质量比是56:24:27,盐酸足量;③Fe、Mg、Al的质量比是28:12:9,盐酸足量;④Fe、Mg、Al均为过量,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和质量都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 (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 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 A.(100+A)g B.100g C.g D.(100﹣A?a%)g 16.(2012?新乡模拟)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 B.24% C.20% D.30% 17.(2011?平房区二模)已知将氯酸钾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氯酸钾可以发生分解放出氧气.现有氯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共319.5克,在较高温度下将其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而后将所得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的质量为430.5克.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A.35% B.50% C.76.7% D.82.14%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7.(2011?西城区二模)工业上用CaSO4、NH3、CO2制备硫酸铵晶体(NH4)2SO4,过程如图所示.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它属于 _________ (填“酸”、“碱”或“盐”). (2)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 ;从滤液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填序号). 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结晶 (3)用CaSO4、NH3、CO2制备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12.(2010?青岛)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氯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该气体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 ①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②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③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④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不变色(无水硫酸铜具有遇水变蓝的性质);⑤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并用化学式填空:该气体中一定有 _________ ,一定没有 _________ ,无法确定的是 _________ . 13.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请你分析: (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 _________ ,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 _________ . (3)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 _________ . 15.某校的化学学习小组根据下面给出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定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黄铜已加工成粉末).实验装置如图(另有托盘天平可用): 【药品】稀硫酸、浓硫酸、氧化铜 【分析与思考】同学们通过充分“交流﹣分析﹣讨论”后一致认为,设计以下三种实验方案可测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C装置中,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 酒精灯酒精灯,三种方案都必需选用的药品是 稀硫酸稀硫酸.同学们用过量该药品与称取的ag黄铜粉样品进行充分反应后,实验中测定了以下数据:①测定生成H2的体积bL(已知氢气的密度); ②过滤、洗涤、烘干后,测定漏斗中剩余固体的纯净质量为Cg; ③充分反应后,测定A装置中仪器和药品总质量减少了d克. 【方案一】小悦同学仅选用一个实验装置 _________ 进行实验,用测定数据 _________ ,通过计算可求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结果) _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方案二】小华同学选用两个装置 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以下同)进行实验,并用测定数据 _________ (填数据编号,以下同),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方案三】小琳同学选用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处的编号表示) _________ ,并用测定的数据 _________ ,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对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一致认为方案 一一简单易行. 18.某实验小组欲测定某白色粉末(已知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的组成,取三份质量不同的样品甲、乙、丙分别与30g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的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关系如下表,试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已知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是1.97g/L)(计算过程中保留两位小数) 甲 乙 丙 混合物质量/g 3.80 7.60 11.4 二氧化碳的体积/L 0.893 1.786 1.786 19.(2010?扬州)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 _________ .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 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 .设计的实验步 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 _________ ;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 _________ (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 . 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