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每课重点 下载本文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9

娴熟:熟练。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

5.生字易错的字。?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作家作品:

(1)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老舍的语言风格 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

10

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一)作者参考老舍:原名( )字( )。( )人。被称为( ) 家。代表作有:《 》《 》《 》等。

(二)本文按( )、( )、( )的顺序,也是时间顺序。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11

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 2、知识点:

(1)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课文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如,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待?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A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B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准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 C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是?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也是鲜明的对比。 (3)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