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下载本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物理光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两束光发生干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

(A)偏振态相同 (B)相位相同 (C)波长相同 (D)振幅相同

2. 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用普通的非相干光源也能观察到干涉现象,这是因为( )

(A) 双缝具有选择性,只让频率相同、位相差固定的光波通过。 (B) 由于双缝的宽度很小,只能让波长与其宽度相等的光通过,

所以能够产生干涉。

(C) 双缝将每一列波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相干光。 (D) 双缝具有分光能力,只让相干光通过。 3. 相干长度是( )

(A) 时间相干性的概念,指非单色波列的有效长度

(B) 空间相干性的概念,指接收屏到光源间的最小距离 (C) 指双缝间的最大距离 (D) 指双缝到接受屏间的最小距离

4. 如右图所示,单色光照射在楔形薄膜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增大楔角,条纹会( )

(A)向右端压缩 (B)整体向左平移 (C)整体向右平移(D)向左端压缩

5. 瑞利判据?????可以用于确定( ) (A) 任意两个点光源的分辨角 (B) 任意两个非相干点光源的分辨角 (C) 任意两个相干点光源的分辨角 (D) 足够靠近的两个点光源的分辨角

6.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若保持其他部分不变,仅使衍射屏在自身平面内移动,衍射条纹将( )

(A)向反方向移动 (B)不动 (C)条纹间距增大 (D)条纹间距减小

7. 菲涅耳波带片的次焦点与主焦点的光强( )

(A) 由于倾斜因子的作用,次焦点光强弱于主焦点光强 (B) 由于半波带个数不同因此次焦点光强变为主焦点光强的

111,,,?? 357(C) 由于半波带个数不同因此次焦点光强变为主焦点光强的

111,,,?? 92549(D) 由于次焦点处波前面积小于主焦点处,因此次焦点光强弱

于主焦点光强

8. 欲使双缝夫琅和费衍射的中央包络中含有9根干涉条纹,缝宽a与缝间距d应满足( ) (A)4?dddd?5 (B)4??5 (C)4??5 (D)?5 aaaa9. 自然光从空气射入平板玻璃(n?1.33)。欲使折射光的偏振度最大,入射角应选( )

(A)0? (B)37? (C)53? (D)49?

10. 由晶体的双折射情况可以判断晶体的正负。如右图所示,晶体为( )

(A)正晶体 (B)负晶体 (C)各项同性晶体 (D)以上皆有可能

光轴方向 二、 计算题(1-4每小题10分,5-8每小题15分,共100分)

1. 白光正面照耀下并从垂直方向在空气中观察折射率n?1.5的介质薄膜。相干相长干涉极大波长为600nm,相干相消干涉时波长为

450nm,且在可见光波长内不出现极小值。求薄膜的厚度。

2. 用He?Ne激光(??632.8nm)测量一单缝的宽度。若测得中心附近两侧第6个极小间的距离为6.33cm,屏与缝的距离为3m,求缝宽。

3. 试确定下列两波的偏振态:

???E?z,t???(1) ?icos?kz??t??jcos?kz??t??E0

??????(2) E?z,t???icos??t?kz??cos??t?kz???E0

2????4. 用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面波正入射到如左下图所示的衍射屏(黑色为不透光部分)上,r1?1mm,r2?2mm轴上观察点距离衍射屏2m,试计算观察点的光强与自由传播光强之比。

xaaOyz第4题图 第5题图 5. 如右上图,将中间开了一个半径为a的圆孔的黑色屏置于xy平面内。孔的中心取为原点。用平面波E?E0eikz照射它,试用衍射积分式求在?z轴上z?a处光强近似为0的点。

6. 波长为500nm的绿光正入射到光栅常数d?2.5?10?4cm,宽度为3cm的光栅上。试求:

(1) 求第一级光谱能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2) 求该光栅能看到的最高级次光谱的级次

7. (1)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正入射于一组含有4张的偏振片,

每片的透振方向相对于前一片沿顺时针转过30?角,求出射光强。 (2)如果有一系列偏振片,透振方向逐个沿顺时针转过相等的角度?,为使一束光强为I0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转过90?,而出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9500,应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块偏振片?

8. 让一束椭圆偏振光,先后通过一个片和一个偏振片P,在转动

P的过程中出现了消光,此时

?4?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4角为30?。

(1) 试求入射的椭圆偏振光长短轴之比;

(2) 是否可以凭借这个实验对椭圆偏振光的左右旋性作出判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