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 下载本文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222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86Rn) ,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回答: (1)该原子的质量数是 ,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 (2)请补全R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 )

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 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 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⑶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22286Rn,故称22286Rn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22086Rn,故将22086Rn称为钍射气;锕能蜕变为21986Rn,故将21986Rn称为锕射气。22286Rn、21986Rn是( ) A.同种元素 B.同位素 C.同种核素 D.同种原子

由此可见,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 决定核素种类。 2、请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下列事实

(1)在硫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

(2)钠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要比金属铝与氯气的反应容易而且剧烈。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下列___________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b,c,i B.a,g,k C.c,g,l D.d,e,f

(3)将元素a,b,c,f,l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元素属于___________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____________,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写出i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元祖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 )

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可能是低2、3周期元素 D.可以互相化合形成化合物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X、Y是元素周期表VII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1

2、元素X的单质的分子是双原子分子X2,元素X的单质与金属镁反应时元素X的原子形成-1价的阴离子。请回答:

(1)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哪一族?

(2)写出金属镁与X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自我评价 1、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进行了实验验证,1957年李、杨两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

(1)下列关于

放射源

的衰变方程是

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子数是27 B.电子数是27 C.质量数是27 D.中子数是6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质量数不同 2、下列8种化学符号: 121462314724

1H2 1H2 6C 3Li 11Na 7N 3Li 12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回答以下问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o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X 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W>X Z W C.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3)铊(T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IIA族,有的同学预测:单质铊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你认为这位同学的预测正确吗? 4、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9gB单质在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 1mol·L-1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2、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

HCl、CO2、H2O、H2、NaOH、Cl2、NaF、CH4、CaO、MgCl2 (1)这些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2)请从中找出属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物质

(3)对于这些物质,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标准是什么?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B. Q1+Q2>2Q3 C. Q1+Q2

1、现欲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1、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利用电池可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2)下列电池中,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锂离子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氢氧燃料电池

3

(3)已知甲醇燃料电池每生成1mol的液态水放出286kJ的热量,又知该电池每发1kW·h电能生成350g水,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1 mol该还原剂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____(填“A”或“B”)处橡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浓溶液 C.浓H2SO4

第二章自我评价

1、利用元素周期表,确定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NaF、NO2、CH4、Na2S

2、下列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CaCO3+2HCl=CaCl2+CO2↑+H2O B.Zn+CuSO4=Cu+ZnSO4

C.2H2+O2=2H2O D.2NaOH+CuSO4=Cu(OH)2↓+Na2SO4

3、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CO。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座高达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与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座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的CO含量并没有减少。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4、某化学反应2A 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

-1

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 实验序号 1 2 3

时间 浓度 温度 800 800 820 0 10 20 30 40 50 60 1.0 1.0 1.0 0.80 0.60 0.40 0.67 0.50 0.25 4

0.57 0.50 0.20 0.50 0.50 0.20 0.50 0.50 0.20 0.50 0.50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