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氛围营造 建筑 - 图文 下载本文

硕士学位论文

展历程。其中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都经历了产生期与发展期,并最终达到成熟期。购物中心与商业步行街目前在国内非常普遍,仍处于迅速发展期。书中还提到有人预测中国商业步行街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基本饱和。通过对各大城市的调查研究来看,中国的商业步行街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商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对于商业建筑氛围营造的研究有,周洁的《商业建筑设计》2(2012)将商业建筑营造手法分为广告媒体、材质表现、色彩表现、环境标识、景观表现和灯光表现六个手段。《中国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中的《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与商业氛围的保有与升值》3,以北京西单北大街沿线改造为例,从街区科学合理的定位、特色内容的培育、切合实际的改造、区域容量的控制、商业环境的优化五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与商业氛围保有和提升的关系与措施。《中外建筑》(2010)中的《改“旧”换“新”,营造浓郁的城市商业氛围》4,结合项目实例,从总平面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结构加固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长沙市金帝大酒店改扩建项目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和风格特色,从而使改扩建项目建筑达到改“旧”换“新”,营造柔和亲切商业氛围的目的。

以上研究是对商业氛围营造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也有些作者从单一角度详细地描述了商业氛围营造的具体措施。李晨晨的《色彩塑造商业氛围》5(2013)讲述并分析了色彩在塑造商业氛围中的重要作用。李英姿的《步行街空间界面和

6商业氛围的营造》(2007)和李珊的《商业步行街之空间界面营造——以上海·新

天地&宁波·天一广场为例》7(2004)都从空间界面设计的角度讲述其对商业氛围营造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发展,国内对于商业建筑商业氛围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累。诸多建筑师对其进行过不同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设计中的商业氛围营造策略,对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是否有效有待市场的考验。 23

周洁. 商业建筑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陈喆,戴俭,傅岳峰. 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与商业氛围的保有与升值[J].中国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1): 297~302. 4

李娜. 改“旧”换“新”,营造浓郁的城市商业氛围——以长沙市金帝大酒店改扩建项目建筑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 2010(07).

567

李晨晨. 色彩塑造商业氛围[J]. 全国商情. 2013(15).

李英姿. 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J]. 中外建筑. 2007(06).

李珊. 商业步行街之空间界面营造——以上海·新天地&宁波·天一广场为例[J]. 重庆建筑. 2004(S1).

3

第1章 绪论

1.3.2 国外相关研究

欧美国家现代商业建筑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其商业建筑的发展一直与商业模式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外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涉及的商业形式和国家极广,欧美及日本商业建筑的发展较为典型。1852年,一个叫阿里斯蒂德·布西科的年轻人与人合伙在巴黎创办了博马尔谢商店,实行一套全新的经营策略,经营面积仅有100m2,但已经比传统店铺大得多。这个店就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在发达国家,百货商店一般都经历过由新到衰的发展历程。在百货商店刚出现的时间里,其较传统店铺具有商品种类丰富、购物环境良好的特点。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郊区化的发展,连锁店、超级市场与购物中心出现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商业建筑新的模式。

定位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商业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保障,由瑞士人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和比利时人伊夫·皮尼厄(Yves Pigneur)所著的《商业模式新生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8,书中提出了描述、分析、设计商业模式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利用商业模式画布分析瑞士银行、Google、Lego、Wii、Apple等跨国企业,归纳出三种不同的产业模式,也涵括新近的热门现象免费效应及长尾理论等。在这些有趣的例子中,我们不仅更熟稔如何利用这个画布作分析,也更知道如何营造商业氛围。在书籍的后半部,作者着力于如何将发散的创意集结成可实行的策略,以及策略执行的五个主要步骤,将商业模式创新这看似艰深复杂的工作化整为零。

美国一家较知名的事务所捷德国际建筑师事务所(The Jerde Partnership,Inc.)从事大型建筑设计多年,对商业建筑的设计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将自己多年的设计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编写了《捷德国际建筑事务所(The Jerde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9(2012),书中详细讲述了数个商业及综合用途项目的设计方法和准则,并始终贯穿一个设计理念——体验性设计和场所塑造(experiential design and placemaking),为设计师提供了营造商业氛围的设计思路。捷德事务所还与

10维尔马·巴尔著有《国外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丛书·零售和多功能建筑》(2004),

89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毕崇毅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毛里齐奥·维塔. 捷德国际建筑师事务所[M].曹羽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

Jerde事务所,维尔马·巴尔.零售和多功能建筑[M].高一涵、杨贺、刘霈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硕士学位论文

为设计零售以及零售与饮食、娱乐、住宅或更多组合的综合体所赖以支持的,不同或共同的结构提供了详细指导原则,并完善以描述性的插图,为购物中心、城市再生、更新工程、市镇中心以及单体独立式商店、电子商务和多功能设施等项目提供了重要、实用的信息和资源。

国外对商业的研究还有很多,如Carles Broto Dimitris Kottas的New Shopping Malls11,Chris van Uffelen的Malls and Department Stores12,所有这些研究几乎都是以实际项目作为基础,对商业氛围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 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运用建筑的手法在方案设计阶段考虑营造出较好的商业氛围,使来往旅客享受到舒适的休闲购物环境,也能够给予商家利益最大化。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内容。了解国内外相关资料,制定出研究的框架。

第二部分,商贸城项目的背景及定位,良好商业氛围对商业建筑的作用及方案设计构思。

第三部分,商业氛围的存在及构成要素,商业氛围的形成及表现形式,再探讨建筑设计中商业氛围营造手法,并通过相关建筑实例加以分析佐证。实际项目中如何运用其中的手法进行商业氛围的营造。

第四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并附上实际项目成果图。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从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大量阅读,各类相关书籍、期刊、学报及优秀硕士、博士论文,了解目前学者对商业氛围做过哪些研究,有怎样的 11

Carles Broto Dimitris Kottas. New Shopping Malls[M]. Azur Corporation, 2007.

12

Chris van Uffelen.Malls and Department Stores[M].Braun Pub Ag,2008.

5

第1章 绪论

认识。将对本论文有帮助的文献进行整理,提升认识水平。

2)实地调研法:对目前人气较旺的一些商业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其营造良好商业氛围的方法。对目前比较萧条的部分商业建筑也进行实地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其影响商业氛围的不良因素。

3)实例分析法:对于一些较远的,短期内无法造访的国内外优秀商业建筑,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其独特的设计手法,为商业氛围创造提供思路。

4)项目实践法:任何理论都必须有实际来支撑,笔者参与实际项目全椒意大利商贸城的方案设计,通过对方案的数轮改进,掌握了基本的商业建筑设计方法,并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