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2)-优选 下载本文

B.苔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寒冷利于苔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D.南部森林群落会影响苔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20.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建成了花坛锦簇下沉式景区一锦绣谷。锦绣谷的前身是永定河西岸一处非正规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占地22hm2,深达30多米。原的垃圾场已成为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的山谷花园。下列有关叙述的是

A.回填土壤后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的数量呈J型增长 B.谷底建成lhm2的人工湖提高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C.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多种植物以提高生态修复效率 D.锦绣谷中土壤动物的种类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21.下列实验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热的是 A.用于分散根尖组织细胞的解离液 B.用于分离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层析液 C.用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显色液 D.用于鉴别还原糖的CuS04溶液和NaOH溶液

22.下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不同的生物膜均由①②③三种成分组成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有关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23.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该植物在10—45℃范围内能够生长

C.通过测量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得出净光合速率 D.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大 24.下列有关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相同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C.若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染色体不分离,产生的正常配子与异常配子比例为11 25.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 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 D.tRNA, mRNA—旦发挥作用即被灭活分解

26.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B.正常情况下a1—a2可存在于同一配子中 C.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a1的长度较a2短 D.该个体的子代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27.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该突变体可能存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障碍 B.生长素与拟南芥花的发育过程无关 C.突变体内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28.Ⅰ型糖尿病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发病前期存在胰岛炎,当出现糖尿病症状时,80%的胰岛B细胞巳经被破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特异性免疫的结果 B.患者胰岛B细胞内可以检测到胰岛素抗体 C.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能减少

D.患者可能出现血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障碍

29.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菌圃通过特定的方式建立:首先,切叶蚁清除花朵和叶上的污垢和异物并移走外的杂菌;其次,咀嚼植物以破坏掉叶表面的蜡质层;第三,进行真菌菌丝移植;第四,分泌特殊的酶以分解含氮的蛋白质。而真菌能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 B.真菌与外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

D.真菌是初级消费者,切叶蚁是次级消费者

30.草莓病毒病可使草莓减产30—80%。培养和应用脱毒苗是改善草莓品质、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科学家为获得草莓脱毒苗进行实验,选择草莓植株的不同部位,经过不同条件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统计脱毒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培养部位 盆栽草莓 3mm茎尖 3mm茎尖 3mm茎尖 3mm茎尖 处理 38℃处理90天 25℃处理90天 35℃处理21天 38℃处理14天 38℃处理21天 脱毒率 66% 20% 20% 20% 60% 6 7 0.3mm茎尖 0.3mm茎尖 38℃处理28天 38%处理46天 73-96% 100% A.茎尖切段越小,培养基需添加生长素越多 B.继续提高处理温度可更早获得脱毒苗 C.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效果更好 D.热处理脱毒法更能有效提高草莓产量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31.(7分)脂肪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某科研小组以原始菌株1444粗壮假丝酵母为材料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脂肪酶高产的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酶在酵母菌的 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 的加工和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2)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后,采用 法将菌液接种在添加乳化油脂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单菌落,通过比较菌落周围 ,进行初步筛选。

(3)原始菌株经连续两次紫外线诱变,反复筛选,选出4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变异菌株,在40℃、pH为7.5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传代培养,以测定产脂肪酶能力的稳定性,结果如下表所示(酶活力单位:U/mL)。结果表明,产脂肪酶能力较稳定的两种菌株是 。

菌株 1 4 6 8 第一代 27.9 17.5 22.0 25.2 第二代 25.4 13.7 22.5 24.5 第三代 11.4 11.0 21.7 26.0 第四代 12.1 6.0 23.0 25.0 第五代 12.6 8.6 21.9 24.6 (4)科研人员测定了三种菌株在30?55℃条件下的酶活性,以 ℃时的酶活性为100%,绘制相对酶活曲线如图1所示。进一步研究在50℃下三种菌株所产生的脂肪酶活性的热稳定性,结果如图2,可以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