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仁、合乎义、合乎礼、合乎智,是四种善行,四种善行加起来,是人道;如果发自内心,达到圣的境界,就是德行,是天道,所以,德之行是五行之和。
天道,是自然或者是上天赋予人的德性,人道,是人刻意做出来的行为。这也符合《老子》圣人无为的思想,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刻意作为。
圣是最高的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 圣来源于智,《论语〃颜渊》篇说:?樊迟问知,子曰:知人。? 这里留下了一个矛盾:如果内心不愿,为什么会有刻意为之的善行?内心的善从何而来?
《五行》接下来说:?君子亡中心之忧则亡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则亡中心之悦,亡中心之悦则亡中心之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亡德(据简本)。?
有了发自内心的忧虑,才会产生智慧,获得真知;有了这种真知,才会对这种知识的心悦诚服;有了安稳的知识,内心才会宁静;才会有快乐;没有快乐,就不能说是有德。在这里,德应该是一种得自上天的品性,它使得善行发自内心,因而高于有意的行善。 这样,《五行》开了孟子?性善说?的先河。
一切都来源于内心的忧虑。没有忧患意识的人,我们说他麻木不仁。
仁、义、礼、智四行,用仁就可以涵盖。?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谓五行,实不出此二字。
- 5 -
儒家是一种生活态度。发之于内曰仁,形之于外曰义,成之于礼为节,处事之道是为中庸,达于中庸曰智,有智曰贤,贤而能至于道曰圣。
二
《五行》把仁放在了首位。
?仁之思也精。精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说(悦),说(悦)则戚,戚则不忧,不忧则玉色,玉色则刑(形),刑(形)则仁。?(帛书)
?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帛书)
?变也者,勉也,仁气也。变而后能悦。?(帛书) 变通之,仁气就是那种对人拳拳相顾的爱。
仁是内在的德行。郭店楚简《六德》说:?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仁统率涵盖了其他四行。存心于仁,思虑就会精微,就会敏锐,就会安、温、悦、戚、不忧,内心的安详会体现为面色的温润,在一个人的形象上显现出来。
儒家道德的核心就是?仁?。孔子一生都在阐说着仁。虽然?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并不是说孔子不重视仁,而是说,仁太重要,实在不容易解说,只有通过实践,从一生所遇的每一件事入手,一点一滴去做,才能够表达清楚。
其实,用今天的话来说,仁,就是人性。孔子主张的是对仁以
- 6 -
及对仁所体现的天道人格的实践,要把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里,而不仅仅是体现在表面的词句里。一部《论语》,仅仅是孔子一生言行中撷出的吉光片羽而已,却没有一句不是解说仁的。 在儒家看来,人是最重要、最宝贵的,《孟子〃尽心》中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孔子家〃语六本》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郭店楚简《语丛一》也说:?天生百物,人为贵。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仁生于人,义生于道?。
《性自命出》中增加了人的感情这一个中间环节,仁是由人类的感情产生的,感情出自人性。?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仁是人类的天性,出自于人类自然的感情。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也就是《五行》所说:?不藏欲害人,仁之理也……充其不[藏]欲害人之心,而仁覆四海。?
概括一下,可以用《论语》里的话说,仁就是?忠恕?,发自内心的真诚地爱别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说文解字》说:?忠,敬也。?这个?忠?字拆开就是 ?中心?。要把人和事放在心里,为人处事诚心诚意就是忠。发于中而达于外,我们做某件事,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做这件事,是我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我们做。我在做我自己一心想做的事。做自己一心想做的
- 7 -
事,事情才能够做好。对事要忠,对人也要忠;对上司要忠,对下属也要忠;对朋友要忠,对敌人也要忠,要由衷的去憎恨敌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忠是心?中?,是发自内心的忠诚,是诚信和敬笃。?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敬是认真严肃,笃是笃实,实在。因为人的一生实在有限,我们不能不认真去对待。所谓游戏人生,是对生命的浪费。忠,就是诚实和认真,就是忠诚老实。无论对人对事都要认真,忠于他人,忠于事业,实际上就是忠于自己。君子诚于中而形于外,曰忠。守敬笃,主忠信,君子立其诚,.发乎本心,一心一意,努力去作为,这是修身之道。
《中庸》的传文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这几句话是说,至诚者,由人类天性出发,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就可以参与自然界化育万物的功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做到了真诚就做到了中庸,就做到了忠。 仁的另一半是恕。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