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试题美术班及答案【word版】.doc 下载本文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东南少,B对。A、C、D错。 【30题详解】

影响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天气、地势,D对。人类活动 、海陆分布对太阳辐射影响小,A、B错。黑子、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不影响太阳辐射,C错。

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1. 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 A. 6:00

B. 10:00

C. 14:00

D. 18:00

32. 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 A. 变短,顺时针移动 C. 变长,逆时针移动 【答案】31. C 32.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的日运动。 【31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树影朝向偏北方向,判断该镜头向西,则树木影子朝向东北,太阳位于西南方,故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14点.C正确。 【32题详解】

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大约接近傍晚,树影将会变长、顺时针移动.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下表为某报刊登的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下面小题。

33. 该日北京( ),( ) A. 8时57分 22分

13

B. 变短,逆时针移动 D. 变长,顺时针移动

B. 9时32分 C. 10时15分 D. 10时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34. 2019年1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处在是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D-A段

【答案】33. B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由表格中北京的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可得昼长为9时32分。B正确,故选B。【34题详解】

图中A位置为6月22日,B位置为9月23日,C位置为12月22日,D位置为3月21日,1月10日位于C-D段。C正确,故选C。

35.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试题。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 夜晚迅速降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凝结成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温度低于谷地,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谷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易凝结成雨,故A错误;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温度低于谷地,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谷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易凝结成雨,故B错误;河谷地区,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温度高于谷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白天谷地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故C正确;河谷地区,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

14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山坡温度高于谷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白天谷地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故D错误。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掌握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本题容易错选D项。 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36.下图为我国某地(40°N)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图中时间表示不同节气的日出 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_____,当正午太阳到达最高点时,当地时间为_____时。

(2)图中①节气时,该地昼长时间为_____;图中②节气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图中③节气时该地处于_____ (填“夏季”或“冬季”)。

【答案】 (1). ③ (2). 12:00 (3). 9小时20分钟 (4). 500 (5). 夏季 【解析】 【分析】

N)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为背景材料,本题以我国某地(40°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N白昼时间最长的日期是夏至日,此时日出最早日【详解】(1)由所学知可知40°

落最晚,读图可知③4:40日出,日落时间为19:20,在①②③中③的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白昼时间最长,因此可知③表示的是夏至日;由所学知识可知当某地的太阳达到最高点时即为当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该时刻为当地正午12:00。

(2)读图可知①节气时其日出时间为7:20,那么可知从日出到中午12:00的昼长为4小时40分,同理从中午12:00到日落的昼长也是4小时40分,根据计算其白昼时长为9小时20分钟;读图可知②节气时该地日出时间为6:00,那么可知此时为二分日,由所学知识可知二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知道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数,也知道当地所在的纬度度数,根据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出其太阳高度角为500;读图可知图中③的日出时间4:40,经计算可知此节气时当地的白昼时间长于黑夜时间,由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为夏季。

15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点睛】解答本题时堆土中序号所对应的太阳是运动轨迹要准确,这一点是解答本题的一个重中之重;第2题的第三问在判断季节时要注意图中的日出时间,这是解答本小题的一个突破口。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河流景观照片图a应位于①、②两地中的 ________地,该地貌主要受流水 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A为冲积扇,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B处地貌是 _________。

【答案】 (1). ① (2). 侵蚀 (3). 流水沉积 (4). 河口三角洲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只,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a地的河道较为狭窄且两侧有高山分布,河谷较深,可知该地应该位于①地;①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山高谷深河流落差比较大,河流的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2)读图可知A为冲积扇,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缓,河流流速降低,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在沉积,逐渐形成冲积扇;读图可知B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流至此流速已经相当缓慢,河流的搬运能力较低,细小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

【点睛】本题的解体关键是要熟悉流水产生的各种作用力,在判断①所处的区域时要结合图a中河流两侧的山体进行综合判读。 38.读“亚洲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时北半球的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气压(高或低)。A处刮_____季风,B处刮_____季风。

(2)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图示季节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