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 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 )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 )和( 中间较厚 )( 边缘较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 )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 镜片 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 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盛放剩余洋葱 培养皿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染色 载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2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2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 24、(细胞学说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5、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

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2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9、(微生物 )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30、人类(观察工具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

3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2、把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在方框里。 在方框里填写出各微生物的名称。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

2

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B、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不能同时发生

17、将下面物质变化和伴随的现象连接起来。

水结冰 颜色变化 火柴燃烧 产生气体 在米饭上滴碘酒 形态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 18、(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9、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9、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然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 土壤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 冰川融化 ),给全球( 环境 )造成巨大的压力。 20、填表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伴随的主要现象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3

变化类型及特点 物理变化 特点:没有产生新物质 科学概念 物质是变化的 化学变化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变颜色,有焦味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沉淀产生 21、实验题。

1、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后者质量大;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⑴上述各项过程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以下均填序号)①② ④ ⑤ ,理由是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⑵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③ ,理由是 产生了新物质 。

2.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为了验证是什么气体,我们做了下两个实验。

A、往实验后的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会 熄灭 ,如果把细木条插入B、把实验后的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 熄灭 。

C、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二氧化碳 ,因为它能 使燃着3、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 镊子 夹住铁钉并将其中一部分浸水溶液中,过一会儿,铁钉变成 红 色,硫酸铜溶液原来是 浅蓝色 色,现在变成了 红 褐 色。铁钉变成了红色,可能上面附着了 铜 ,硫酸铜溶液变了色,说明它也发生了 化学变化 。

7、利用淀粉遇碘酒蓝的特点:检验下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①马铃薯 ②甘薯 ③萝卜 ④红萝卜 ⑤白菜 ⑥牛肉 ⑦鸡蛋 ⑧食用油 ⑨食盐 ⑩西红柿

含有淀粉的食物有(①② ) 不含淀粉的食物有(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 22.把下面的变化的序号填在相应的圆圈中

1、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 2、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⑶、⑷、⑾、⑿、⒄、⒅、⒆、⒇

⑴、⑵、⑸、⑹、⑺、⑻、⑼ ⑽、⒀、⒁、⒂、⒃

⑴把易拉罐压扁 ⑵把铁钉折断

⑶蜡烛燃烧

⑷铁钉生锈

一般的空杯中,火焰 不会熄灭 。

的火焰熄灭 。它的特点是 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

⑸水变成水蒸气 ⑹纸折成纸飞机 ⑺水结冰 雕刻成石像 ⑽铅笔削尖 ⒀窗玻璃打碎 ⒄铁生锈

⑻把橙子榨出橙汁 ⑼石块⑿食物腐烂

⒃热胀冷缩

⑾燃放焰火

⒁糖溶解水中 ⒂把木头做成桌子

⒅小苏打和醋混合 ⒆电泡通电发光 ⒇镁在空气中燃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