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详解(附解析) 下载本文

(注:盐度表示每千克水中所含的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突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水体中各类盐分超过2亿吨,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图2为图1中锡瓦什湾(甲地)的气候统计图。 (1)根据材料信息,推测锡瓦什湾海水盐度高的原因。(6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中“沙嘴”的形成原因。(8分) (3)分析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6分)

绍兴市高二地理期末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9年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B 2 C 12 A 3 B 13 B 4 A 14 B 5 B 15 C 6 C 16 A 7 C 17 C 8 D 18 D 9 B 19 B 10 D 20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分)

(1)北、东、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2分)地势西部较高,北、东、南部较低。(2分) (2)该地地处热带(或低纬度)、海拔较高(或地处高原);(4分)气温终年温和,年较差小。(2分) (3)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降水强度大;(2分)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植被状况差),地表径流侵蚀强度大。(2分)

(4)特点:产品出口以初级(或农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分)

意义:打通出海通道,改善对外交通条件(或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货物周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2.(20分)

(1)锡瓦什湾附近气候干燥(和浅滩的地形),海水蒸发量大;(2分)周边无河流淡水注入;(2分)有沙嘴与亚速尔海隔离,与外界海水交换少。(2分) (2)众多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亚速海;(2分)常年存在的海流呈逆时针方向将泥沙搬运到锡瓦什湾东部;(2分)锡瓦什湾岛屿众多,海底地形平坦,海域浅,海流运动速度减缓;(2分)锡瓦什湾盐度和亚速海盐度差异大,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形成狭长沙嘴。(2分)

(3)湾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产生的臭味浓度大。(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3点)

5

地理期末试题解析

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地理意义。两地同一纬线上是东西方位关系、同一经线上是南北方位关系;两地都位于东经数值大的在东面、两地都位于西经数值小的在东面;两地分处东、西经,当经度数相加<180°时东经在东面,>180°时西经在东面。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球面距离。甲乙位于同一经线圈上,过北极点(大圆)是其最近距离,甲丙位于同一经线上,甲乙和甲丙的距离都跨了60个经度,距离相等。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交通工程—运河的选址。从沟通大洋,缩短海上航程,运河修建时的经济和科技条件,结合图示信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处。

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拿马运河位置的重要性和美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原料、燃料运入和产品运出量大,是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最大受益国。 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月①地受西风影响多雨、②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少雨,①②两地都位于北半球、①地纬度高于②地,1月白昼时间短于②地。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差异是影响两地日照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产业活动(农业)的影响。根据图示雨育农业区的气候资料和西亚区域图,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判断雨育农业区冬季湿润,气温较低,需建大棚改善热量条件。

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产业活动(工业)的影响。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地区(或北欧),森林和水力丰富、经济科技发达,可发展造纸、电力、汽车工业;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该地最不适宜发展棉纺工业。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根据甲国的纬度位置(或气候)、海陆位置、地形条件,其人口分布呈现D选项分布格局。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甲乙两地分别是春小麦、冬小麦产区,两地热量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农作物(小麦)播种季节的差异。

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地区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追求经济效益是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的决定性因素。

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雾的成因。纳米比亚沿海的热带气候条件和海域寒流流经的影响,海域上空水汽较多、寒流的降温作用、逆温扩散条件差,使当地海雾大而不散。

1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渔业资源分布的影响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甲海域夏季受南移的东南信风影响,离岸风增强了海域的上升流,饵料增多、鱼类增多。

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对于构造湖来说,内力作用使湖泊变深变宽;外力作用主要是入湖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则使湖泊变浅。题干信息告知贝加尔湖“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其湖盆在加深。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原理。湖水的循环更新速度取决于湖泊的总水量和进出湖泊的水量比值。贝加尔湖是最深的湖泊,湖水量巨大,尤其是深层的湖水更难更新,所以更新速度慢。

6

1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该运河以灌溉和通航为主要功能,根据区域环境特征,结合材料信息,从上游山区引水,向下游地区输水。上游段与200m、500m,下游段与200m等高线基本平行,流速较慢、水量减少较小,为沿途提供水源和运输功能,地形因素对该运河的走向影响最大。

1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湿地的生态功能。因运河的输水,运河沿岸水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会加剧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阿姆河上游一部分水量分流,下游水量减少,使下游的生物生产力减小、土库曼斯坦非运河沿岸地区的生态压力加大。

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罗讷河支流索恩河、迪朗斯河的流域分别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前者终年多雨(或湿润)无明显汛期、后者冬雨集中冬汛明显。

1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河道恢复自然弯曲和分汊不利于泄洪、航运和水能开发,但利于改善和恢复流域的自然生态。

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材料显示:玛瑙原岩以喷出岩为主、分布于河床和沙滩中、河口是水冲玛瑙的产地,所以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应是:岩浆活动—风化侵蚀—流水搬运沉积。 2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以及河流水位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5月~10月是干季、河流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河床裸露面积大,便于河口玛瑙原石的采集。

21.【解析】本题以非洲东北部沿海为区域背景,并配以亚的斯亚贝巴的气候资料和埃塞俄比亚的部分社会经济资料,考查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和交通工程的意义。第(1)题根据图例信息,可读出索马里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第(2)题根据气温数据归纳气温特点,并从亚的斯亚贝巴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分析气温特点的成因。第(3)题从气候(降水)、地形、植被覆盖率以及人类活动等角度等方面,分析河流含沙量高低的成因。第(4)题根据材料提供的埃塞俄比亚的进出口商品信息,可说出其对外贸易特点;从亚吉铁路的材料介绍、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交通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22.【解析】本题以地处亚欧交界处的亚速海为区域背景,并配以锡瓦什湾(甲地)的气候资料,考查海域盐度、地质作用、污染程度的自然成因。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从锡瓦什湾的气候影响海域蒸发、入海河流淡水稀释、海域封闭程度等角度,分析海域盐度高低。第(2)题从“沙嘴”沙的主要来源、海域水体流动方向、海底地形条件对海域水体流动的影响、不同海区之间盐度差异角度,按设问要求分析“沙嘴”的成因。第(3)题根据设问指向强调夏季“尤臭”,需从材料提示的锡瓦什湾海底分布深厚的淤泥、夏季锡瓦什湾的气温对微生物分解和海域蒸发的影响、风力强弱等角度,分析臭气来源多、扩散条件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