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科工201112号 下载本文

评审工作的需要,可以聘请其他单位专家担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第六条 集团公司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由25人以上专家、学者组成,同时要积极吸收本系统外的知名专家加入。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每届任期3年,换届调整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1/3,不多于2/3。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一般由具有正高级职务3年以上的人员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一般由具有副高级职务3年以上的人员担任。二级子企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初评委员会人数不得低于13人,其余条件参照集团公司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执行。

第七条 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由13人以上专家、学者组成,设主任1 人,副主任1人,每届任期3年,换届调整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1/3,不多于2/3。一般由具有高级职务及担任中级职务3年以上的人员担任。

第八条 集团公司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二级子企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初评委员会负责本企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初评及推荐工作;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本企业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第九条 召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时,到会评委不得少于评委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参评人员得票数达到到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为通过。

第十条 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相应的职责,客观公正地评判参评人员的任

— 9 —

职条件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

第十一条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若干专业评议组。负责审查本专业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和学术论文答辩,提出评议意见。

第十二条 每一专业评议组至少由3名同行专家组成。专家应为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并担任同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第十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和专业评议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政策、规定。在评审中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实事求是,秉公办事。

第十四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和专业评议组成员应按要求准时参加评审会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评审工作;自觉遵守评审纪律,保守评审秘密,不得泄露评审活动中的有关情况;不答复任何个人和组织的查询。

第十五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和专业评议组成员在涉及评审其亲属时,应予回避。

— 10 —

附件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研究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能力要求的规定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煤炭科学研究领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依据《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等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0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实习员为初级研究职务,助理研究员为中级研究职务,副研究员、研究员为高级研究职务。

第三条 研究实习员能力要求:

1. 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 了解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环节,初步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在高、中级研究人员指导下,能承担研究课题中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助理研究员能力要求:

1. 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

2. 基本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能独立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要的实验技术,能独立地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工作;

4. 取得过具有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或在推广研究成果中有明显成绩,或在野外科学工作中获得有意义的科学积

— 11 —

累,或在上述之一工作中起主要作用,能指导初级研究人员进行工作。

第五条 副研究员能力要求:

l. 具有本学科较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解决研究工作中较复杂又有较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

2.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选定有较大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

3. 取得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或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提出反映这些成果的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取得系统的又有较大学术或实践意义的科学积累,或发表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或在上述之一成就中起关键作用;

4. 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

5. 具有指导和培养中级科技人员、研究生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第六条 研究员能力要求:

l. 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 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或取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3. 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或攻关项目;

4. 培养出较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