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辨析题大全 下载本文

者,是一个具有相对确定内涵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怎样理解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要? 3.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1、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分)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1分)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1分)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1分)

2、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指导。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3分)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2分) 3、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2分)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分)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分)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分) 1.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于统—体中,为变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各自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发生变化 ②突破极限,实现质变。 2、辩证关系

对立性:A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C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统一性: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从属于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大的反作用,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服务的方向:

“保护自己,排除异己”。②服务的方式:强制性、非强制性方式。③服务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第一。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分)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的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物质、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3分)

①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②对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2.答案要点:

(1)质变指事物质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事物的量的变化,包括数量增减、场所变更、以及内部构成成分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2分)

(2)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临界点),必定会引起质变。第三,量变与质变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分)。 3.答案要点:

(1)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1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2分)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效果。(2分)

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2.简述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3.简述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