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下载本文

药品及时整理、消毒及补充,急救器材定期维修、保养。

7、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物手续。

8、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和早吸吮,产后1小时内开奶。

9、胎儿娩出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用统一规格的新 生儿记录单印脚印和产妇手拇指印,存入病案保存作鉴别。新生儿左手腕部应佩带统一制作的标志,并记录性别、母亲的姓名。并由巡回助产士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10、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宫缩、宫底高度、出血量、血压等情况,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返回病房(母婴同室)。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

11、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处理。

(二)新生儿查对制度

1、新生儿娩出后巡回助产士立即告知产妇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核对母亲手圈信息并写上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

2、接生者处理脐带后,显示婴儿臀部,使产妇认清性别。

3、巡回助产士给新生儿磅体重、量身长,取手圈写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后,立即系于新生儿左腕与左踝部(男婴用蓝色手圈、女孩用红色手圈),取胸牌

填写各项信息后系于新生儿被子外(注意:母亲床号姓名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与接产者核对)

4、新生儿早接触、早开奶后,包好被子放置与产妇靠近的婴儿复苏台上。

5、送至病房前,巡回助产士再次核对手圈、母亲姓名、性别、新生儿分娩记录单。

6、新生儿随产妇送至病房后,由病房护士接收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记录单所注各项,与巡回助产士核对手圈、胸牌信息,然后安置于新生儿床上。

(三)产后观察制度

1、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观察2小时,以接产者观察为主,各班合理调整。

2、每30分钟按压子宫1次,观察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并记录,观察膀胱充盈情况,3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注意产妇主诉。

3、产后1小时内指导产妇完成新生儿早接触及早吸吮。

4、完成产后健康宣教(包括恶露观察、会阴切口的护理、产后小便等安全措施)。

5、如遇产后出血、高血压等需特殊治疗用药的产妇按医嘱延长观察时间,做好相应护理。

6、产妇离开产房时,检查者测血压、脉搏、宫高,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新生儿脐带结扎点是否出血,核对新生儿性别、胸牌、腕带,检查整理病历送产妇回母婴同室病房。

(四)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待产室。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方可入室。

2、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

3、待产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晨晚均要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

4、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待产床、门把手,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面2次。

5、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6、待产床上的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7、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电子体温计定期清洁、消毒及保养,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8、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用,定

期消毒。

9、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

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送入隔离产房待产,所有物品应按

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五)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产房。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方可入室。

2、产房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及口罩。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

3、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每日用消毒液拖地面2次。

4、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5、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每天每班检查有效时间;专人负责每周1次的全区消毒物品检查。产房的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

6、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7、接生前按规范行外科手消毒,洗手用物一用一灭菌。

8、接生时按规范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9、接生后应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更换产床产垫。

10、新生儿的吸痰管一人一用,新生儿喉镜叶片使用后,送供应室统一消毒后保

存,复苏囊及面罩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11、每班消毒新生儿抢救台、吸引瓶内胆;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

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

性废物处理。

13、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

用,定期消毒。

14、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