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下载本文

医疗废物运送程序示意图

医疗废物产生 ↓ 分类 ↓装 入指定袋(盒)中 ↓ ↓

分类装入指定袋(盒)中

与特种车交接数量、种类,做好记录 有效扎口 准确标示 认真登记 专用车收集,专人运输交接签字 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管理 由特种车运往指定地点焚烧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周围环境,无污染源,与母婴同室相邻,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清洁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污染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分娩室。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更换。

5、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特种垃圾处理站,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接触每位产妇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消毒液彻底洗手后方可操作。 7、各种器械,根据其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消毒灭菌。确保符合要求。

8、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门、窗、桌、椅、接产台、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秤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

9、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消毒剂的监测每季一次。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示明确。

2、产房工作人员及本科室大夫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入内,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换专用拖鞋。

3、产房应保持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配备动态空气消毒机,各待产室、分娩室每天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记录。温度22-25度,湿度50-60%。每季度做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物表、手的细菌检测应<5cfu/c㎡,空气培养<200cfu/c㎡,其结果做好记录。

4、刷手间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刷手执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要求,专柜分类放置,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外用3M胶带封口,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有效期一般为7天。

6、持物钳单包装干缸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碘酊、酒精等棉球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物品包一经打开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重新灭菌。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8、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用后擦干耦合剂,干燥存放。氧气湿化瓶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干式保存,一人一用一消毒。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

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物品表面及各类用具,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至少2次。床单位一用一消毒,待产室、分娩室每周大消毒。

10、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11、严格限制产房人员数量,控制接产中不必要的人员走动。整个工作流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遵守职业防护原则。 12、产房人员因事外出离开产房时要更换衣服或穿外出衣。 1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确保在密封状态下安全转运。

促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皮肤接触与早吸吮。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剖宫产的产妇做出应答反应30分钟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母亲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裸体拥抱)至少30分钟;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做到早开奶。

2、母婴同室。实行母亲和婴儿24小时同室。如有医疗需要(包括洗澡),每天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3、取消“蜡烛包”。要使用宽松的新生儿服和睡袋。

4、按需哺乳。只要婴儿饥饿或婴儿想吃或母亲乳房胀时就喂,不得限制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间。

5、开奶前不喂食。除有医学指征外,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禁止喂糖水和其它饮料,产科病房内不得向母亲推荐和销售代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