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选修1-1全册学案含解析人教A版229P 下载本文

提示:p?q. [导入新知]

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化解疑难]

p是q的充要条件时,q也是p的充要条件,即充要条件是相互的,我们也称条件p和

条件q是等价的,如果p和q是两个命题,则这两个命题是等价命题.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判断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在△ABC中,p:cosA=cosB,q:A=B; (2)p:x>1,q:x>1;

(3)p:(a-2)(a-3)=0,q:a=3; (4)p:a<b,q:<1.

[解] (1)在△ABC中,A∈(0,π),B∈(0,π),且A+B+C=π.若cosA=cosB,则A=B;反之,若A=B,则cosA=cosB.因此,p是q的充要条件.

(2)由x>1可以推出x>1;由x>1,得x<-1,或x>1,不一定有x>1.因此,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由(a-2)(a-3)=0可以推出a=2,或a=3,不一定有a=3;由a=3可以得出(a-2)(a-3)=0.因此,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由于a<b,当b<0时,>1;

当b>0时,<1,故若a<b,不一定有<1; 当a>0,b>0,<1时,可以推出a<b; 当a<0,b<0,<1时,可以推出a>b. 因此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类题通法]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

19

2

2

2

2

2

2

2

2

2

abababababab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同时要注意反证法的运用.

[活学活用]

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p:(x-1)+(y-2)=0,q:(x-1)(y-2)=0. 解:(1)∵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2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x-1)+(y-2)=0?x=1且y=2?(x-1)2(y-2)=0, 而(x-1)(y-2)=0

(x-1)+(y-2)=0,

2

2

2

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2] 试证: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解] (1)必要性:

因为方程ax+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所以Δ=b-4ac>0,x1x2=<0(x1,x2为方程的两根),所以ac<0.

(2)充分性:由ac<0可推得Δ=b-4ac>0及x1x2=<0(x1,x2为方程的两根). 所以方程ax+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 且两根异号,

即方程ax+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类题通法]

充要条件的证明思路

(1)在证明有关充要条件的问题时,通常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在证明时,要注意:若证明“p的充要条件是q”,那么“充分性”是q?p,“必要性”是p?q;若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则与之相反.

(2)证明充要条件问题,其实质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原命题和其逆命题都成立.若不易直接证明,可根据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等价转换,然后加以证明.

[活学活用]

2

22

2

22

2caca 20

11

已知x,y都是非零实数,且x>y,求证:<的充要条件是xy>0.

xy11

证明:(1)必要性:由<,

xy11y-x得-<0,即<0,

xyxy又由x>y,得y-x<0,所以xy>0. (2)充分性:由xy>0及x>y,

xy11得>,即<. xyxyxy11

综上所述,<的充要条件是xy>0.

xy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已知p:-2≤x≤10,q:1-m≤x≤1+m,且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p?q但q?/ p,

即{x|-2≤x≤10}是{x|1-m≤x≤1+m}的真子集,

??1-m<-2,所以?

??1+m≥10

??1-m≤-2,

或???1+m>10,

解得m≥9.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m≥9}. [类题通法]

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主要是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活学活用]

已知P={x|a-4<x<a+4},Q={x|x-4x+3<0},若x∈P是x∈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知,Q={x|1<x<3},Q?P, 所以?

?a-4≤1,?

??a+4≥3,

2

解得-1≤a≤5.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5].

21

1.诠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有关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与不等式、函数等重要知识点联系密切,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

1.定义法

定义法就是将充要条件的判断转化为两个命题——“若p,则q”与“若q,则p”的判断,根据两个命题是否正确,来确定p与q之间的充要关系.其基本步骤是:

[例1] (四川高考)设p:实数x,y满足(x-1)+(y-1)≤2,q:实数x,y满足

2

2

y≥x-1,??

?y≥1-x,??y≤1,

则p是q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p表示以点(1,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面(含边界),如图所示.q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由图可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A [活学活用]

11

1.“sin α=”是“cos 2α=”的( )

22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112

解析:选A 由cos 2α=可得sinα=,即sin α=±,故sin α=是cos 2α

24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