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下载本文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____________(2分) 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2分) 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6分)

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2分)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争先恐后──

(2)争执──

参考答案

一、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1. 划去bó,nán,shì ,tén 2. 比喻;湖泊,沟谷;宝石,彩带

3.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1)短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抗日时期,医疗队经过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下颏上长个大瘤子,抱起孩子走进村。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白求恩说服孩子的妈妈,给孩子做了手术,在医疗队转移时还留下一些药品。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后来白求恩又去看望孩子,孩子好了,孩子的妈妈感谢白求恩。白求恩说不要谢我,应感谢八路军。

(2)因为这瘤子不割掉是危险的,所以白求恩要给孩子割掉瘤子。 (3)发散题。符合短文内容即可。

(4)发散题,可以写猛子妈感谢党和八路军,鼓励孩子长大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等。 2.(1)形容花儿盛开,竞相斗美。 欢欢喜喜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2)第2~3自然段是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时间并不相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这是花的祖先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也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 第三段:第4自然段,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朵排列在一起,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钟。 (3)有趣的“花钟”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保留:休养、看望、栽、zhe、nù、需)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绽放 。 3.在第3节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 给予、奉献 ;“拿”的意思是 索求 。

这句话的意思是: 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美丽的晚霞

1.(1)清楚。(2)现实。

2.“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了余晖。”“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晚霞已经消失了。”

第一段:第一节, 第二段:第二节到第五节, 第三段:第六节;

段意:(1)太阳落山后,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 (2)太阳的身影消失后,“我”望着云彩,产生了幻觉。 (3)当“我”回到了现实时,晚霞也已消失。

3.“我”在梦幻中看到了:吞云吐雾的龙;森林中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哪吒的师傅;系着红兜兜的哪吒。

4.(1)×。(2)√。(3)×。 三个和尚

1.不团结,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劳动,怕吃亏。 2.一心想扑灭大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只有团结友爱,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4.第一段:第1节,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节,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第三段:第5节,三个和尚的醒悟。 5.第4节:第3、4句 6.(1)抢在前面,生怕落后 (2)争论中各持已见,不肯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