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1)练笔 ------

续写。

(2)带着自己的猜想,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 (3)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6* 骑鹅旅行记

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 -- ————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 -- —————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 --- —— 善良勇敢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 感知人物形象, 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 并阅读原著, 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1.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 感知人物形象, 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 并阅读原著, 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 1】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它

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

陌生吧。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板书:马克 ?吐温

美国作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 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 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

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2.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 ?索亚历险记》)

3. 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历险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4、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5、以小组的形式再读课文,读出汤姆的特点,评出读得最好的小组。

6、小组复述课文。

三、研读赏析,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 2】1. 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从精彩片断中找出人们见他们回来的

表现来。

一样。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

——

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 ‘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

了!’”

2. 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师就是大师,写文章就是与别人不

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 你觉得哪些

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 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

你能否尽情地展开想象, 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 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呢?

4. 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出示课件 3】 2、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

有杰出的领导才能。 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 “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 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 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 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 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 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 4】 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 、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书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和贝琪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汤姆和贝琪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

顽皮可爱

敢于冒险的精神

精彩片段 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

乐观勇敢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有爱心

创新教案

8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 会认会写 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 “溜去、

挪移、旋转、凝然、空虚、叹息、徘徊、薄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仿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

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方法

1. “读、思、议、导”结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