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中考模拟卷〗内蒙古乌海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含解析 下载本文

A、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正确;

C、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 D、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10.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1.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说明甲是b,乙是a。 【详解】

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选项A错误;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正确,因为乙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甲大;选项B正确;

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错误,甲增大,乙不变;选项C错误; 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甲比乙小错误,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河南武陟油茶主要原料为精粉麦面,做粥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所以人们将这种粥称为油茶,该油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等。 【详解】

A、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故A不正确;

B、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属于糖类,故B不正确; C、精粉麦面中富含淀粉,则提供的营养素是糖类,故C正确; D、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豆类,故D不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B.淀粉

C.糖类

D.蛋白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_____;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

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g;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丙 50 乙>甲>丙 甲 不变 【解析】 【详解】

(1)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2)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50g;

(3)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饱和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但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三种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4)由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甲;

(5)由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_。

A 馒头 B 水果 C 鱼肉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__。 A 采用汽车限号行驶 B 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 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 倡导居民节约用水____________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们利用和开发核能、潮

汐能和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等新能源,可节省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1)A C (2)A B C

(3)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或风能、乙醇、氢气等,合理均可) 【解析】

(1)A、馒头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B、水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 C、鱼肉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C

(2)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光污染等 A、采用汽车限号行驶,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少了空气污染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不但回收了可再利用的资源,而且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C、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当光照射到上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从而造成光污染,减少使用玻璃幕墙就是减少了光污染

D、倡导居民节约用水是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而不是减少水污染的方法,因而不能减少水污染 故选ABC

(3)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及天然气等,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

1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葛记焖饼”是郑州一道名吃,制作原料主要有瘦肉、面粉、食盐、麻油等,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答案】铝 蛋白质(或糖类、 无机盐、油脂) 【解析】 【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名称是铝;“葛记焖饼”是郑州一道名吃,制作原料主要有瘦肉、面粉、食盐、麻油等,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蛋白质(或糖类、 无机盐、油脂)。 16.下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

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是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核聚变过程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①② ③ 有 不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①②,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③,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2)核聚变过程有生成新物质,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