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下载本文

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再换上一匹,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她还提议拉追求纽沁根夫人, “如果有一朝被她另眼相看,那时你便可以走红”。

(3)第三课 高老头之死:上流社会冷酷无情

患脑溢血症期间,小女儿没来看他一次,她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大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父亲的病的,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一千法郎的定钱。

鲍赛昂夫人举行盛大的舞会,场面非常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可怜的高老头却死在伏盖公寓。临死前,盼望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但两个女儿没有一个来看他。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高老头之死,使拉看到了上流社会女子的残酷、自私、忘恩负义。 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命运如娼妓,贫贱遭遗弃。

埋葬青春的眼泪

拉斯蒂涅帮助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

第 17 页 共 17 页

面对巴黎,气概非凡地说了句:“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他去纽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从此,拉斯蒂涅与巴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平步青云。

十四、莫泊桑——西方近代文学中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余两个是

契柯夫和欧亨利

1、莫泊桑(1850—1893)

(1)生平: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莫泊桑从小深受有文学素养的母亲的熏陶,1868—1869年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成为巴那斯派诗人路易〃布耶的学生,通过布耶结识了福楼拜,开始写诗。

1870年去巴黎学习法律,普法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1872年起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长达8年之久。

1873年正式拜福楼拜为师,学习写作。 (2)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

一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感。代表作有《羊脂球》、《两个朋友》、《米龙老爹》和《菲菲小姐》等。 二是描写资产阶级市民生活,揭示小市民的自私、吝啬、势利和爱慕虚荣的性格弱点。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珠宝》、《伞》、《勋章到手了》和《项链》等。

三是描写诺曼底农民生活和善良品质。代表作有《归来》、《衣柜》、《散步》等。

四是描写自然人性。如比较成功的代表作《月光》和《西蒙的爸

第 18 页 共 18 页

爸》,不太成功的作品《一次郊游》等。

2、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出色的叙事技巧和精细的刻画人物的功力。他擅长于从平凡生活中择取富于典型性的个别事件或生活画面,以小见大地反映生活。

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对比、对照、反衬等多种手法,去构思情节、描写场景和刻画人物等。

还擅长于细节描写。这是他长期注意培养观察力和临摹生活场景的结果。

十五、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1、狄更斯,19世纪前期和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界意义,被称为伟大的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

2、《双城记》

在狄更斯的全部小说中,有两部历史小说,一部是《双城记》,另一部是《巴纳贝〃日阿吉》。

《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代表作,无论是在反映狄更斯的思想发展、概括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从表现技巧上,都代表了作者创作艺术的最高峰。

人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包括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迫害,也反对革命人民对封建贵族的专政。

3、用仁爱代替暴力革命的思想

第 19 页 共 19 页

狄更斯主张用基督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狄更斯看来,爱是解决一切的力量,仁慈是救天下的良方,宽恕是人类最美的品德。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阶级调和比阶级斗争更可取,社会生活中应该以和睦共处来代替暴力革命。这是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百度答案)补:贯穿在《双城记》中的是狄更斯式人道主义

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即基督教仁爱精神,追求“真善美”, 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级对抗。在统治阶级就 是以仁治理社会国家,在被统治阶级就是要以德报怨——主要代表 就是主人公梅尼特医生,他本是激进正直的热血青年,却被陷害受 牢狱之灾,在狱中他曾想过要报仇,最后在女儿的感召下出狱后变 成了一个以德报怨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者,此外他善良的女儿、女婿 以及喜欢她女儿的那个律师,他们身上都有这样一种精神,尤其是

十六、勃朗特姐妹的创作

勃朗特姐妹,特别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激情。

十七、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分类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