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戕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二、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外表
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一个明显因素,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与长相穿戴漂亮、干净整齐的孩子玩,漂亮在对』: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社交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孩子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是影响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因素。 三、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存在交往困难的儿童分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帮助交友困难儿童要做到: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螳幼儿在同伴心日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闩的。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作用表现在: 1.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2.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移情隹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二)影响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早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形成至关重要;
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冲突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在儿童的援助行为中,有些行为是模仿性的,但许多是独创的,是成人完成工作的一帮分。
(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
(二)儿童曰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2)同伴相互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移情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是在进步,总是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偶尔也出现短时停顿,或倒退的现象,但这是前进中的倒退,在酝酿新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日趋复杂化的过程。表现为: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发展的高速度
学前时期是儿童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和规律之一就是变化迅速。
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二)发展的整体性
从横向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发展的连续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前后发展之间的联系,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 2.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量的积累引起心理在质上的变化。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人脑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本体,周围世界是儿童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儿童心理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影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 (一)遗传因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 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 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遗传因素对儿童 心理发展不同方
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厂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叮 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生理成熟因素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不绝对由遗传决定。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变异进化的产物。成熟过程始终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
(1)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2)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心理的教育,比家庭以外其他人更易起作用; (3)家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全面的。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 3.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 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问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我们认为,不应陷入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应该强调的是: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