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滨河分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滨河分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重水的分子式:D2O C.乙烯的实验式:C2H4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重水中氧原子为16O,氢原子为重氢D,重水的分子式为D2O,故A正确;

B. 次氯酸中不存在氢氯键,其中心原子为氧原子,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

C. 实验式为最简式,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错误;

D. 二氧化硅晶体为原子晶体,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Y、W为同一主族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W>Z>Y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则Z为铝,W为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W为同一主族元素,则Y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X最外层电子数为20-3-6-6=5,则X为氮;

A. W为硫,Y为氧,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

B. 硫离子有3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氧离子和铝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所以氧离子大于铝离子,故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W>Y>Z,故B错误;

C. 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氮非金属性弱于氧,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故C正确; D. 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铵,故D正确。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突破口在于题干信息中浓溶液和稀溶液性质不同,想到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铝发生钝化反应,而稀硫酸可以与铝反应。

3.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 Cu-ZnO-ZrO2 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或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①步中CO2和H2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B.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水 C.第③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 D.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①步反应中CO2和H2反应产生*H和*HCOO,可见两种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A正确; B. 根据图示可知:在第③步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第④步反应中有水生成,所以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中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O,整个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 C. 在反应历程中,第③步中需要水,*H3CO、H2O反应生成CH3OH、*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CH3OH+*HO,C正确;

D. 第④步反应是*H+*HO=H2O,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可见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D正确; 故答案选B。

4.室温下,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c(OH-)>c(H+)

B.c(NH3·H2O)+c(NH4+)+c(NH3)=0.1 mol·L-1 C.c(NH4+)>c(NH3·H2O) >c(OH-)>c(H+) D.c(OH-)=c(NH4+)+c(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氨水显碱性,则c(OH-)>c(H+),故A正确;

B.0.1mol/L的氨水溶液中,由氮元素守恒可知,所有含氮元素微粒的浓度之和为0.1mol/L,即c(NH3?H2O)+c(NH4+)+c(NH3)=0.1mol/L,故B正确;

C.由NH3?H2O?NH4++OH-,电离的程度很弱,则c(NH3?H2O)>c(NH4+),故C错误;

D.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即c(OH-)=c(NH4+)+c(H+),故D正确; 故选C。

5.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工生产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溴通常使用SO2作还原剂 B.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合成氨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主要是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 D.工业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空气吹出法中氯气置换出来的溴,Br2被水蒸气吹出与SO2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S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作还原剂,A项正确;

B.在侯氏制碱法中,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利用的就是NaHCO3的溶解度比NaCl等物质的溶解度小,使之析出,B项正确; C.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

2NH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采用高温并不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不

能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采用高温是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

D.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2CH2=CH2+O2化学和原子经济性,D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C。

6.25 °C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体积均是20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原子利用率100% ,符合绿色

A.酸性强弱顺序是HX> HY> HZ

B.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HY溶液中c(Na+ )>c(Y -) C.pH=2的HZ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为3

D.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只有HY溶液达到滴定终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0.1000 mol/L的HZ,pH=1,c(H+)=0.1000 mol/L,则c(HZ)= c(H+),则HZ为一元强酸,HX和HY的pH都大于1,则HX和HY都是一元弱酸,同浓度的三种酸酸性强弱关系为:HX<HY<HZ,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三种酸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A错误;

B.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HY有一半被中和,此时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Y和NaY,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Y-)+c(OH-),由图可知,此时溶液呈酸性,c(H+)>c(OH-),所以,溶液c(Na+)<c(Y-),B错误;

C.HZ是强酸,加水稀释10倍,即101倍pH增大1,即pH=2的HZ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为3,C正确;

D.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三种溶液pH均发生突变,说明三种溶液均达到滴定终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C.pH=a的强酸稀释10n倍,稀释后溶液pH=a+n(pH<7); pH=a的弱酸稀释10n倍,稀释后溶液pH<a+n(pH<7); pH=a的强碱稀释10n倍,稀释后溶液pH=a-n(pH>7); pH=a的弱碱稀释10n倍,稀释后溶液pH>a-n(pH>7) 7.下列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NH3、H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B.CH4、Cl2

C.H2S、O2

D.S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