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类 下载本文

注: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②除:授予官职。③中:陷害。④忤(wǔ):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盗诚无足虑者。

(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

(3)育论辩不已。

(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24.【答案】(1)确实,的确 (2)案件,冤案 (3)停止 (4)坚决,坚定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外文言文中实词。理解课外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可以联系课内文言中学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结合次于所在句子的意思综合考略。“诚”为一词多义词,基本意思有:确实,的确;只怕,恐怕,本句的意思为“强盗确实不值得忧虑”故“诚”意为“确实,的确”;“狱”与《曹刿论战》一文中“小大之狱”中的“狱”意思相同,意为“案件,冤案”;“育论辩不已”中的“已”与《河中石兽》中的“转转不已”意思一致,意为“停止”;“育取可行者固行之”中的“固”,与《公输》一文中“吾义固不杀人”中的“固”意思一致,意为“坚决,坚定”。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 (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

25.【答案】(1)只是我的能力不够,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 (2)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 上面前争议。 (3)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执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对文段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题目给出的参考注释,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最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本题(1)要准确把握“力”(能力)、“愿”(请),(2)“数”(多次)、“上”(皇帝),(3)“而”(表转折的连词)、“不若”(不如)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最后注意句子翻译出来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26.本文第②④两段用哪些事分别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4分) 26.【答案】(1)向皇上直言进谏表现他的正直忠诚、富有远见。(2)向皇上建言杀向绶表

现他的不畏权贵、忠心爱民。(3)执政措施简单易行不容阻挠表现他的精明果断、处事坚决。(4)坚决办理范仲淹所奏请合理事宜表现他的坦荡磊落、公而忘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言文中的任务形象,需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手机刻画人物形象使用的首段逐一分析。由吴育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时,反驳皇帝派遣钦差大臣的奏议,可以看出他的正直忠诚、富有远见;“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表明他的不畏权贵、忠心爱民;“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 表现他的精明果断、处事坚决;“因事与仲淹忤”却“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表明他的坦荡磊落、公而忘私。 【参考译文】

吴育,字春卿,是建安人。吴育积功升官至光禄卿,以礼部侍郎的官职退休。吴育年

少时特别聪颖,博学多才,考中进士,参加礼部考试也第一,考中甲科。任职大理评事的官职,又升官至寺丞。连续治理临安,诸暨,襄城三县的工作。

庆历五年,吴育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官职。过了几个月,改任参知政事。山东出现了强盗,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多由宦官担任)巡视,钦差大臣回奏皇上:“强盗不值得忧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受到山东人尊重爱戴,这倒是值得忧虑的事情。”皇帝想把这两个人调到淮南。吴育说:“强盗确实不值得忧虑,但是小人趁机来排挤大臣,祸患就很难抵挡。”于是这件事情就停了下来。向绶主持永静军队事务,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他怀疑通判江中立揭发了他暗中做的坏事,于是设计冤案想用严法陷害他,江中立上吊自杀。向绶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从中帮忙,想从轻发落。吴育说:“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最终判为减死一等,流放南方。

吴育在政府部门,遇到什么不平的事情敢说,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左右大臣都有难色。吴育辩论不止,于是向皇帝请求说:“我争辩这些事情,这是我的职责;只是能力有限,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皇帝对大臣说:“吴育刚正不阿,只是嫉恶太甚罢了。”有一天,在宫中陪侍皇帝读书,皇帝顺便谈到“臣子的诋毁,赞誉,多出于爱憎的情感,这正是你应当注意的地方”,吴育说:“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圣明的皇帝的一举一动,像太阳月亮的光明。进用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长处,摒弃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坏处,那么阴邪之人就不能构成危害,公正之人就可以自立于世,这就是历代帝王执政的重要的方法。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因为谏官刘元瑜诬陷吴育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过了一段时间,吴育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管理延州。”

吴育性情精明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轻易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人家就不能阻挠。吴育辩论事理明白,使人听了后不会有疑惑。起初治理开封府,范仲淹也在这里任职,因为有事情与仲淹闹了矛盾。不久范仲淹到河东任职,范仲淹有所奏请,多被办事职员所阻拦,吴育选取可行者坚决办理。

十五、(2017·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0题。(6分)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

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而尝极东方。 ②沃天沃日,势极雄豪 ..

B.①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②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C.①岂爱人之善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

D.①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夹背。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他的语境分析,A项中“极”,前者是“尽头”的意思,后者是“很、非常”的意思;C项中“善”,前者是“优点”的意思,后者是“好的”意思;D项中“尚”,前者是“推崇”的意思,后者是“尚且”的意思;B项中“固”,都是“本来”的意思。所以选择B。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答案】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语句翻译能力。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把重点的词语翻译出来。其中“及”就是“达到”的意思,“岂”是表示反问,翻译成“哪里、恐怕、莫非”都可以。

10.上文第二段中作者推测王盛的用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答案】我们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刻苦学习仁人君子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王盛的用心“其爱人之善??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人要有一技之长,二是仁人庄士之风尚品德。回答的时候从这一点出发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十六、(2017·四川乐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

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 【注释】①散拙:(为人)散淡粗疏。 ②閟:通“秘”,幽深。 ③偕计:随同计吏。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 (器重) .B.家贫,蓄古琴 (留存) .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 .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 (冒犯) .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联系课内所学,根据句意推测词义,从而判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A项,《隆中对》中有?先主器之?,其中的?器?意为?器重?;?徐凝

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意为?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据此分析可确定A项正确。B项,?家贫,蓄古琴?意为?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由此可确定B项正确。C项,《桃花源记》中有?余人各复延至起家?,其中的?延?意为?邀请?;?公卿好事者争延纳?意为?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据此分析可确定C项正确。D项,《五柳先生传》中有?造饮辄尽?,其中的?造?字意为?到,往?,此解释放在句中不恰当。根据?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 的大意?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可确定?造?的意思为?造访?,从而确定D项不正确。

8.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辨析能力。结合对句意的理解确定?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例句的大意是?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可知句中的?以?作介词,表目的,可理解为?来?。A项,句子大意为?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句中的?以?作介词,可理解为?因为?。B项,句子大意为?家境贫苦,不能得到书来读?,句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 C项,句子大意为?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称作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的百姓反秦?,句中的?以?作介词,可理解为?把?。D项,句子大意为?我以为大王出兵攻打宋国?,句中的?以?作动词,认为。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

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怀疑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

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 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能力。根据文中语句?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的大意?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子和邻里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可确定A项中?内心无比失落?这一理解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14个小题,共123分。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