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 图文 下载本文

号 学 - - -汉口学院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 -- - 忠-志--- 胡-期末考试试卷(A卷) --- - ---课程名称 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课程编号 任课教师 王梦熠 - : -名-- - - 姓---- 生-题型 总分 核分人 学--- - - -- - -分值 100 - -- 一-- - 线得分 : 级班--- - -- - -- 2-一、请论述聂耳及其冼星海的声乐创作。 -1-- ---- : -级--1、按题目、摘要(字数200以内,15分)、关键词(2-3个,5分)、正文 -- 年--- - 封(80分)的格式完成。 - -- - -2、正文字数1500-2000。 -- 程-工---- 信-- -- 通-- - -- :-- -- 业-专--- - - - - - 谈聂耳对我国音乐的贡献 密 : -- 院-学号--摘要: 聂耳的一生非常短暂,但他留给我们许多不朽的艺术遗产,尤其是他留给我们众多-- 信试考----有名的歌曲和器乐曲。聂耳的创作都深刻地反映现实,他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有着比 电 - -- -- : ) -较深刻的体验和了解,而且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丝毫看不到个人的感伤、颓丧、忧郁和绝望,只 --- 系 - -有充满着对敌人的愤怒和对人民的挚爱。聂耳以音乐为手段,积极投入到我国的民主革命斗争和 - -- 院(51--0-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31 9关键词:聂耳;音乐;贡献 210

2 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字子义(后有时改为紫艺),乳名嘉祥。聂耳是中国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艺术的开拓者。 聂耳祖籍云南玉溪,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昆明。1916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因病去世,母亲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虽然当时家里很穷,但母亲还是顶着困难满足了儿子念书的心愿,把聂耳送进了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聂耳从小热爱读书,喜爱音乐,学习努力,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此外,他还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对许多传统乐器、乐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2年,聂耳进入昆明私立求实小学学习,成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一员,在此读书学习期间,他受到“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风潮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还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1]。这一时期聂耳开始学着创作,《省师附小校歌》就是他的处女作。1928年聂耳在云南第一师范学习,他开始学着接触外国乐器和了解音乐理论,这时小提琴是他的最爱。1933年年初,聂耳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新的政治艺术生涯[3]。1935年抗日仍在继续,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抗日救亡”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呼声;3月他开始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1935年,聂耳因躲避国民党的迫害而转移日本,不幸的是,1935年的7月17日这天,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的一生非常短暂,可他却留给后人众多优秀的作品。这些都是充满战斗激情和富于劳动人民感情的作品,而且大部分是在他去世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的,他的作品取裁广泛,有写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和儿童的。聂耳生活在家难、民难、国难聚集的时代,他为民而喊、为时代而呼、为人民而歌[4]。他为中国革命和我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聂耳对我国声乐作品的贡献 (一)时代的呼声 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有预谋的大举武装侵略我国;国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当时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是被捕入狱就是被屠杀。在这样的境况下,聂耳不但加入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一些较为隐晦的词句,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全中国人民的心声。当时的主要代表作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自卫歌》、《告别南洋》、《春日谣》等。这些歌曲大都反映的是民族灾难深重时期,唤醒人民奋起抗争的真实历史。 第 1页(共 2 页)

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义勇军进行曲》,此歌写于1935年,是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曲,词作者田汉。无论从歌词或是旋律上看,它无不在庄严地号召全国人民齐心抗敌。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享誉全世界,奏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最强音。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劳动者的呐喊 反映受压迫劳动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始终是聂耳歌曲创作的中心内容,其中创作受压迫工人阶级的作品是他最主要的目标,歌曲大都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生活情况和内心的感情愿望。好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聂耳的作品也是如此。他在谱写劳动者歌曲之前,都要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了解和体验人民生活的疾苦,他经常到码头观察与体验工人的生活,他与工人们一起谈心,一起劳动。反映当时劳动者心声的代表作有《开矿歌》、《码头工人》、《打砖歌》、《打桩歌》、《苦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打长江》、《采菱歌》等。 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聂耳为电影所写的主题歌或插曲,如《开矿歌》是电影《母性之光》的插曲;《码头工人》是电影《扬子江暴风雨》的主题歌;《大路歌》是电影《大路》的主题歌;《打长江》和《采菱歌》是故事片《凯歌》的主题歌和插曲。 二、聂耳对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的贡献 聂耳天生有一副十分聪敏的耳朵,又极擅长模仿别人说话的声音和腔调,他从小热爱我国的各种民间音乐和民族乐器演奏。聂耳的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傣族妇女,在他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孩子们唱动听的花灯调、洞经调、洋琴调等,母亲把许多民间故事唱给孩子们听,使聂耳自幼在心灵深处种下喜爱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艺术的种子。后来他又学会了许多乐器,还向作曲家任光和指挥家黄贻请教学习,这为他日后创作民族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金蛇狂舞》和《翠湖春晓》就是聂耳最著名的两首民乐合奏曲。 (一)《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器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的,全曲 第 2 页(共 2页)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倒八板》的基本状态,音乐的性格比较活 跃明快;第二部分情绪更加热烈开朗;第三部分乐句层层上下对答呼应,句长 层层逐步减缩情绪趋向高涨,配器层层加厚加浓,节奏加密加繁,锣鼓齐声, 喧闹冲天,全曲在一种欢腾的高潮声中戛然而止[10]。这首乐曲不仅在音调上吸 取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因素,而且在音乐风格上还体现了既传统又新颖的特点。 这部作品直到现在仍为广大听众和民乐演奏者所喜爱。 聂耳从事音乐创作的实际时间仅仅三年不到,但他通过自己在艺术上的大 胆创新,具体实践了时代赋予他的伟大使命和他对艺术创造新的认识。聂耳在 创作上从来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写道:“聂耳的创 新精神和不断努力是中国一般青年音乐家中我最佩服的一个[12]。”聂耳不仅是 一位政治上的革命者,也是艺术上伟大的创造者。他除了在塑造工人阶级和其 他受压迫阶层的独特艺术形象上,成功的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独创性外, 他在歌曲创作的技法和结构上也成功体现出他的大胆创新精神[13]。这也是聂耳 的音乐创作之所以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和他的音乐之所以受到中国音乐界高度 评价的原因。尽管聂耳英年早逝,已离开我们整74年,但他的精神已常留人间, 永生不息。不少音乐工作者都自觉地以他为榜样,很多作曲家在聂耳精神的感 召下为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出色的新成绩。学习聂耳,继承聂耳,对今 天,甚至明天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子明,聂叙伦.回忆我们的四弟聂耳[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8). [2]汪毓和.聂耳评传[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李业道.劳动呼号和艺术创造[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4]李凌.从聂耳的功绩谈起[J].音乐研究,1982(2). [5]安平.聂耳的民族器乐创作[J].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12). [6]蒲方.聂耳的歌曲创作[J].乐府新声.1985(4). [7]高奉仁.聂耳歌曲创作的风格和特征[J].乐府新声,1985(4). [8]李伟.聂耳的音乐道路[J].新文化史料,1992(1). [9]汪毓和.聂耳全集[G].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0]向延生.聂耳歌曲创作编年考[N].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4),1988 (1). --------------------------------------------- 线 -------------------------- 封 ---------------------------------- 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