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和甲酸甲酯催化合成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下载本文

瓶中出来,经过净化、过滤后进入管路。确定无漏气现象后继续通氮气吹扫管路,待反应器温度(约180℃)稳定15min后,关闭氮气通入乙炔气体15~20min,活化催化剂,记录此时的温度、流量。

(3)在通入乙炔气体15~20分钟后开始反应,保持乙炔和甲酸甲酯的质量流量比,待我们在实验中甲酸甲酯流量调节为与之对应值,从通入甲酸甲酯时开始计时,反应时间到了后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经行测试,将甲酸甲酯转化率和反应时间做成反应时间-转化率的关系图。

(4)待乙炔的转化率下降到50%左右时停止反应。 实验流程图:

P-10F

F过滤器单向止回阀P-8F 反应器尾气质量流量计乙炔氮气P-3 缓冲罐吸收瓶氯化氢 甲酸甲酯

图2-1.乙炔加氢酯化小试装臵

2.2.4催化剂的表征

我们对我们所制备的催化剂反应前和载体都做了测定,测定参数主要是催化剂的结构、晶形。

1、结构: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晶型: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

13

2.2.4.1催化剂结构的测定

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催化剂结构分析。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应用于染织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煤结构研究、石油工业、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领域。

本文采取KBr压片法进行产物的性能标准。 2.2.4.2催化剂晶型的测定

采用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催化剂晶型结构。 我们分别将反应前的催化剂、反应后的催化剂以及载体在玛瑙研钵中研磨的越细越好,然后在载片上涂抹均匀压实,放在X衍射仪中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测定其中可能含有那些元素或化合物,并确定它的晶型。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测试用CU靶,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40KV和40mA,步长为0.01,扫描速度为2 sec/step,0.02°,扫描范围为10-140。 2.5产物分析 2.5.1仪器

反应过程中的气相组成及液相组成定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色谱仪型号为岛津SC-1001型气相色谱仪(四川分析仪器厂生产),该色谱仪器配有热导检测器,装有GDX103和GDX502色谱柱;FID检测器;100ml进样器。GDX103柱被用于分离甲醇、甲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酸甲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苯、水等液相产物。GDX502色谱柱用于分离CO、乙炔、CO2和N2等尾气。

14

2.5.2产物分析条件

色谱柱采用每次进样方式。柱温、进样温度初始温度为室温,柱温的终温设为155℃、进样终温设为155℃、检测器温度100℃、载气N2、流量40ml/min。

具体色谱操作条件及该条件下测定各组份的保留时间分别列于下表。

GC

GDX 103 H2

Flow rate, ml/min Cloumn temp/℃ Detector temp/℃ Injection temp /℃ Current/mA

20 160 155 200 100

GDX502 H2 20 Carries 155 200 100

15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分析

3.1 NiO含量对浸渍法制备的NiO2/ Al2O3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的组成对催化剂性能起主要作用,Al2O3是最常用的催化剂载体之一,由于其表面暴露的离子电价较高,当活性组份是离子键为主的化合物,而其量又明显少于单层量时,一般是以离子键成单层分散的。

随着NiO含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先随NiO的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当NiO的担载量为一个值时,催化活性出现最佳值,我们设想这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因为NiO-A12O3催化剂在500℃下锻烧时,NiO呈微晶的形态单层高分散在载体表面,此时反应活性随表面NiO微晶数量的增加(NiO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此时的NiO与A12O3有相互作用。但当NiO含量高于该NiO在A1203表面单层分散时,此时除单层分散的NiO外,载体表面还有多层NiO大晶粒生成,导致与载体相互作用的NiO减少,因而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我们通过不同NiO含量的X衍射图(见图2)更充分证实这一点。

图1 纳米NiO的XRD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