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资料教学实录和评析 下载本文

少了一个圆,就表示第二行圆的个数比第一行的3倍少1个。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师:看来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倍”的含义,就能从多种角度用“倍”来进行介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5的3倍”这一句话。你能用“图”或者“算式”来表示吗?

生1: △△△△△ △△△△△ △△△△△

师:能把你的图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5+5+5=15。

生2:5的3倍就表示3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5×3或3×5。 ……

教学评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进而学会学习。

“倍”这一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再次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每个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中,凸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修正、提升。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

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也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两者一起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倍”的本质的理解。当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之后,教师又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这里最后还有一幅图,你能不能也用“倍”来说一句话,行吗? 第一行: ○○ 第二行: ○○○○○

从学生的精彩回答,说明适度的教学提升,学生完全有能力同化新知识、内化新内容,为后继学习埋下可持续发展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