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扦插总结 下载本文

扦插知识

常见的多肉扦插方式

1.枝插:

挑选健康无病害的植株的侧枝或者顶枝,用小刀迅速切下,尽量多留叶片,以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待伤口晾干,充分愈合之后再进行扦插。或者在伤口处涂抹杀菌粉剂,或在阴凉处晾置3-5天,时间宁长勿短,切下后急于扦插只会提高枝条感染和腐烂机率。 2.根插:

一些多肉植物的地下根部分,例如十二卷的根或块根植物的根也可以用来繁殖,主根侧根都可以。但必须是健康饱满的根系。再例如景天科的地上茎部分切下进行扦插之后,地下根部分仍然可以进行繁殖,可不用挖出,在茎切口周围会长出新的苗体。 3.叶插:

选择健康、汁液饱满、表面无伤、无虫害的叶片。取下后,尽量晾置2-3天,时间宁长勿短,待伤口充分愈合之后再进行扦插。扦插时将叶片平置于扦插基质表面,或稍微倾斜,将叶柄少量埋入基质中。然后放置在阴凉处,并保持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

扦插不仅仅只是多肉植物的专利,各种植物都可以进行扦插。但为什么唯独只有多肉植物可以进行叶插呢?简而言之,是因为多肉植物的叶片中储存的养分较多,这也是它肥厚多汁的优点之一,生根是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的。这个道理也很浅显,你用一片枫叶插肯定没戏,薄薄的叶片可供消耗的养分含量很少。同样的,景天科中的莲花掌属,叶片相对较薄,跟石莲花属相比,叶插成功率肯定也是遥不可及的。 二、多肉扦插的生根类型

多肉植物扦插的生根,由于没有固定的生出位置,因为被称为“不定根”。根据不定根在茎上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两种类型。(有时两种类型同时进行)

选择什么样子素材扦插的成活率更高?为什么说多肉晾一晾更容易发根?多肉扦插的时候接受光照好吗?为什么放在石板上的多肉叶片都能长出小崽根系?为什么叶片放在潮湿的土表,不仅没长根反而烂了?什么样子的温度扦插好,冬天扦插好吗? 三、多肉植物插穗(枝条)的取得 1.插穗的切制

扦插的剪切场地应该选在没有风吹日晒和比较凉爽的地方,剪切工具和扦插容器要事先消毒处理!以下以石莲花属举例。

1)用小刀沿茎基部迅速切下,速度要快,不要拖泥带水,否则会造成撕裂形的伤口。切口位置不要远离叶节位置,应取在结上不超过1cm处,尽量多留叶,以利于生根提供更多养分。

2)涂抹少量杀菌粉剂,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都可。

3)在阴凉处晾置三天以上,时间宁长勿短。待伤口充分愈合、植株适当塌缩之后再进行扦插。如发现插穗疲软,切口基部发红或是产生龟裂纹之后为扦插较合适时机。

4)对于那些很难生根的品种,可以适当涂抹生根粉货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小时,溶液浓度不宜过大。一般较皮实的品种用不着这一步。

5)将插穗插入已消毒的基质插床中,插入深度3-4cm左右。保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直射阳光。

对于很难生根或是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可以用斜面切口或是楔形双面切口。有利于扩大愈合组织面,增大生根面。 不适合扦插的植株

完全黄化的植株:例如糊斑锦,植株已经完全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提供养分和生长素转移,因此生根率几乎为零。

高龄化的植株或者严重木质化的植株:母株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根能力会下降,主要是生长障碍物质积累得越来越多,组织的生命活力和再生能力已经很弱。

有伤病的植株或者伤口未愈合的植株:有时扦插很久之后都没有生根,甚至突然腐烂,原因是细菌感染。有时你见表面上伤口已经愈合。其实内部可能已经有菌丝产生,而有病伤更加会造成碳水化合物的大量消耗。

开花的植株(花期之内的植株):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生长素很难向基部转移。有的带花苞的枝条,扦插下去一段时间之后甚至不生根,但是却开花了。因为插穗体内积存的养分,是扦插后形成新器官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全部提供给了花苞,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生根之前就不能维持其生存,插穗的花谢之后存活率很低。

2.叶片的获取(叶插)

叶插的区别就是可供消耗的养分远没有茎插多,因此最好选择饱满健康,没有表面硬伤的叶片。叶柄部位最适合生根的情况是自然剥落,而不是用钝器切割。造成的物理伤害越小越好。因为叶片的大床上面愈合难度比较高,叶片体内可以提供给愈合组织的营养物质很少。多肉植物叶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方案1:将叶片平放在扦插截止表面即可,保持空气湿度

2)方案2:将叶片呈30-40度角斜插入基质中,叶柄部分稍稍埋入即可。保持空气湿度。

影响多肉植物扦插成活的重要因素之素材生根的物质基础

1.生根的促进物

对生根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是“生根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长激素。他能将普通细胞转化成根原细胞,并且能起到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生根和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在扦插时,必须使生长素向扦插基部转运,使基部称为最具活性的部位,生根才会发生。 生长素在哪?

生长素大多集中在一棵植物生长最旺盛的部位,例如顶芽、形成层、胚芽鞘、根尖的分生组织、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等,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扦插不宜用多年植株和结构老化的木质茎干来进行繁殖的原因。 解决方法:

A.母株随着年龄的增加,扦插生根能力就会下降。因为它体内含有的生根促进物越来越少,细胞老化、各器官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削弱,组织活力和适应性也降低,再生能力弱。因此,尽量选择一两年生的年轻植株。

B.切下准备扦插的部分之后,尽量晾置较长时间,一个目的是让伤口愈合,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植株适当塌缩,植物萎缩后体内水分会蒸腾掉,但生长素的浓度却会提高,更利于繁殖成活。道理很简单,你用10g奶粉兑100ml水跟兑200ml水,哪个浓度更高?

C.对于那些本身生长素含量低的品种,则可以人工补充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酰胺、萘乙酸等生根粉。(市面上有售“生根粉”)可将生根粉溶于水,将插穗用浸泡发来进行,这

样可使药物被植物吸收于体内,比直接涂抹生根粉要有效。但也不可盲目依赖使用,因为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生根。

2.生根所需营养物

A.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扦插和生根过程所必需的营养物。从扦插到生根期间,插穗要完全依靠自身储藏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复杂的生理变化和活动。碳水化合物是扦插生根过程中的重要能量来源,所以,扦插植株如果营养状态良好、健康完整、表面无伤和病虫侵害对生根是有利的,所以扦插尽量在植株生长旺盛时进行。

B.氮素化合物

根原细胞在分裂时需要氮来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如果扦插时插穗体内极度缺氮,会削弱根的形成速度。这时应进行少量的叶面氮素追肥,可用低浓度含氮液态肥喷施于叶表,宁少勿多。这样可以有利于生根。不过一般情况下,插穗本身都含有足够的氮素,扦插之后不宜进行叶表追肥,以免造成插穗腐烂。

生长抑制剂是如何产生的呢?

使得植物的生长形成周期变化。在阳光下植物会生成生长抑制剂,因此白天植物生长是较慢的。还有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的产物正在积累,等到晚上才进行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因此,通常情况下,植物在夜间的生长速度要远远大于白天。

新生枝条的徒长也是因为光照量低造成缺少生长抑制剂的缘故(人工的生长抑制剂例如“矮壮素”)这也是为什么在作物的生产应用中,用黄化处理的枝条扦插更容易生根,因为遮光使得植株只产生了很少的生长抑制剂。

而扦插枝条的基部,插埋在黑暗环境的基质中,也会使得生长抑制剂逐渐消失,所以插穗的生根位置在黑暗环境下是有利于生根的。

因此植物也不能一天24小时都接受光照,这样会大量产生生长抑制剂,导致死亡。有些心急的花友想多给植物一些光照,因此夜晚还进行补光,这是错误的做法,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影响多肉植物扦插成活的之外界环境 1.良好的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的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不仅要有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还应具有能保住一定水分跟空气的功能。例如:蛭石、珍珠岩、稻壳炭、草炭土、锯末、炉灰渣等等,可相互配搭使用。但是都必须经过充分的消毒处理,这些物质大都具有保温、保水、保肥和通气良好的特点,在冬季,早春比较寒冷的时候进行扦插都能采用。由于在生根后植株需要吸收养分及时补充生长所需物质,因此基质下部应铺设含有腐蚀质营养的植料,便于根系扎入吸收养分。底部则需用较大颗粒的植料进行排水层铺设。

2.保持空气湿度

叶的蒸腾会引起插穗失水而导致死亡,要保持插穗的生命活力,必须使叶片周围的空气水汽与叶片内细胞间的水汽压相等,才能使插穗内的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一定要防止扦插后空气湿度迅速下降,要使空气相对湿度至少不低于70%,特别市在插穗生根之前的时间里,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90%,只是保证扦插成功的首要条件!

误区:扦插的70%-90%的相对湿度条件是指空气相对湿度,而不是指扦插基质和土壤

的相对湿度。扦插基质相对湿度过高只会迅速导致腐烂和扦插失败,因为基质湿度过高会导致大量的细菌繁殖,此时不定根还没有形成,也不需要吸收水分,因此基质高湿度对于插穗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并有可能造成窒息和腐烂病。

提高空气湿度的方法除了喷水雾之外,还可以用闷养的方式进行,但是每天必须掀开透气。因为植株需要呼吸和交换空气,市面上有售育苗盒套装,分为盒盖、育苗盘和盘托,自己在家里用比较方便!

3.提供适当的光照

扦插的光照度其实要维持在一个不多不少的范围之内最为合适,多则抑制不定根生长,少则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因为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一般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形成碳水化合物多,插穗体内累积的营养物质就多,能给生根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一般来说,扦插之后防止在阴凉有散射光的位置即可,勿直射阳光,也勿完全黑暗。阳光直射会迅速升高叶片温度,导致强烈的蒸腾作用,插穗会被脱水或者晒伤。

4.适合的生根温度

温度影响着插穗的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从而影响着插穗的再生过程。不同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有着自己的适宜范围,在最适宜的范围内,生根迅速,而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不仅不能生根,而且会导致死亡,因此,在进行扦插之前,需了解这个品种对温度的适宜范围。

扦插生根温度阶梯表:

就一般情况来讲,多肉植物的扦插:

基质温度在8-10℃范围内,有少量愈合组织形成。

基质温度在10-15℃范围内,愈合组织声场加快,并开始萌发不定根。 基质温度在15-25℃范围内,生根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加快。 基质温度在25℃左右是扦插生根的最佳温度,但易受腐烂菌的影响。 基质温度高于28℃,生根速度迅速下降。 基质温度高于35℃,扦插难以成活。

因此20-35℃的范围是扦插基质和插床的最适宜温度,也可减少腐烂菌的危害。并且昼夜的变温条件比恒温条件更有利于生根。也就是说存在昼夜温差有利于不定根的萌发。

夏天可以扦插吗?

为什么夏季不宜进行多肉植物的扦插、移苗、翻盆等活动呢?因为夏天平均温度过高,多肉植物大多进入休眠期,新陈代谢已近乎停滞,根系也几乎不吸收养分,大部分细胞也停止分化。扦插、移苗、翻盆等活动都会对植株造成物理伤害,而此时愈合组织已经“休假”了,营养物质和生长素都“罢运”了。因此插穗大多缓不过来,更别说生长出新的顶芽。此时创伤面通常会很容易被细菌侵蚀,造成溃烂。伤口愈合不了,加上也无法吸收养分,于是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