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修改说明与反思
基于对植树问题的前期思考和上课实践,写写自己的一些思考。 “植树问题”,是一个新问题,能不能转成学生熟知的老问题,这个路子是可行的。通过什么?翻译条件!也就是植树问题中经常说的“每隔几米种一棵”变成“每几米分一段”。求棵数要先求出段数,求段数也就是把握好总长与每份长这两个关系量,这样的问题(包含除)学生已在二三年级学过,并且很熟悉。所以在课前安排复习题,复习由全长和每份长你只能求出段数。要帮助学生架起这种熟知的问题条件与植树问题中的条件的桥梁,同时也是为引出“翻译条件”做准备。顺水推舟,给一个“在全长15米小路的一边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你能求出什么?学生大多数会说求出棵树,这里面不排除有的学生见过这种题,是求得棵数;再者是学生的一种语感作用。通过“翻译条件”学生明白:告诉你全长和每份长,我能直接求出的是段数,求不出棵数。学生在前面的题中很肯定很明确地告诉了老师“我能求出段数”。出示例题,通过翻译条件变成老问题,已很明确能求出段数。但遇到麻烦了,要求的是棵数?学生会想到段数与棵数存在关系。借助直观操作、观察、想象、动脑子,在多个例子的支持下,自己找到“怎样通过段数求出棵树?”。直观操作到想象的好处是,符合学生心理,比起别人说的学生更相信自己亲手做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观察,手、眼、脑并用,容易形成直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产生在他的手指尖儿”。最重要的还是一种过渡,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数学必定是要走向抽象化。是不
是还可以这样认为:锻炼孩子的思维模式,走向程序化!此时想到:老师们老训斥孩子们不会做题,做题那个慢啊,真费劲。我觉得是,孩子们没能真正认识题目,明确条件的含义(想到了现在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无论是图画式、还是图画文字结合式,例题一再重复的问: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通过引导或图中的小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是在建构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条件到达问题。我体会出帮助孩子学会分析条件,怎样去思维是多么的重要!!!)。老师根本没教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做题慢、想半天或许也是没有达到程序化,形成程序化后,孩子们见到题就不会再去挖空心思想为什么这样做,早在大脑中就有了这种自动化的思维。举个简单的例子:问孩子1+1等于几?没有一个孩子迟疑,张口就来等于2。因为孩子们对这个知识太熟悉了,成为自动化!
又浮现了这样的画面:老师指责班里的差生求长方体的体积都不会,我说过多少遍了,三个数乘起来就是,笨的你怎么就是记不住!是啊,差生就是差生,连模仿都不会。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分析,她没真正搞明白为什么长宽高乘起来就是体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长宽高的乘积本质上解决的是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就是多少体积。忘了听的那个名师课了(贲友林还是别的?),在认识长方体时,有这样一个环节:一个长方体框架,去去它的棱,去一个让孩子想象还能不能想象出它的模样-------只剩下一组长宽高后,还是能想象得到。但去掉它们中的任何一根都不能想象得到。孩子已在感悟中认识了长宽高决定了它的大小。这是不是“重在感悟”的道理?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思维,要通过数学学会思维,植树问题怎样思维?三步走——一是翻译条件、二是求段数、三是求棵数。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是走向程序化、自动化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节课中始终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才有了我问解决植树问题你应注意什么时,孩子说要先翻译条件。才有了第二个练习,我没插嘴孩子自己就按照程序完整解答完此题——我先翻译条件,“每隔10米插一面”翻译成“每10米分一段”,通过条件能求出段数,150÷10=15(段),只插一段,面数=段数(孩子自主创新了说法,是真理解了),15段也就是15面。才有了小结时,解决植树问题分三步,哪三步的对答如流?当时我是激动的,从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这些孩子真强,与他们老师的辛勤培养是分不开的!
按照翻译条件、先求段数、再求棵数的步子走,解决完例题和3个练习(1题种树、2题插旗、3题安路灯),引出课题后,问孩子植树问题仅仅是植树吗?“不是。”还可以是什么?插气球、安路灯、分隔房子------这样处理,孩子们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认为植树问题不一定只是种树。
课中,在解决“在全长15米小路的一边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你能求出什么?大部分学生说求棵数。有一生说能求出段数。我只问了:“你怎样求出段数?”“15÷3=5(段)”没再多问,现在想来这个生成的好资源没利用好,可接着往下问:为什么用15÷3?孩子会回答:15里面包含几个3就有几段。全班就你自己说能求出段数,能吗?让学生自己说说,看他是怎样想的,如说不出,引导着分析条件:
全长除以每份长就是段数,15是小路的全长,都能理解。3是每份长吗?学生应该能自己解释它就是小路的一份长。这样处理的话更是孩子自己悟出的了,从“每隔3米种一棵”到“每3米分一段”你能不能给它起个名?预计孩子会想出什么名字,再告诉孩子们这叫“翻译条件”。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
在总结段数与棵数的关系时,问几段几棵数?加问n段呢?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达到抽象化!也就是一般化。
对于有的老师提出的“问什么加1?学生不能简单的在种树要求上两端都种来解释,没有捉住问题的本质”,以前我试图从一一对应的思想上去解决这个问题,一段对应一棵树,4段4棵树,由段数转到了棵数,端点的一棵树,没有一段路和它对应,也就达到了加1的解释。把大量时间放在发现段数与棵数的关系上,花费时间不少,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居然不知道怎样去列式计算,对我触动不小。时间花了,问题不会解决,这就是无用功!说明自己没能找准解决植树问题的本质和难点。这节课我没有再去抓住这个问题揪住不放,砍去心爱的“一一对应”(实践证明,孩子们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实验秦老师听课后指出,她刚接触时也没能直接看出一段路和树的一一对应关系,怕是有些孩子根本就不知所云,照顾不到所有孩子)。让学生在实例操作、观察、想象中,一个个“几段几棵”的追问下,“感悟”出段数与棵数的关系,棵数比段数多1。“感悟”,形成数学素养,想起了自己在做高中数学选择题时,遇到自己不会的难题,算不出也不能给它一个合理全面的解答,选谁呢?该排除的排除后,还不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