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题目
应言简意赅,不使用不规范的别名或缩写,一般不超过20个字。字体为宋体,
22号加粗。
二、各级标题
应简短醒目、层次分明,标题不超过三级,字数以不超过15个字为宜。标
题编号方式参照以下示例:
1 材料与方法(宋体12号字加粗)
1.1 材料(宋体12号字体加粗)
三、作者姓名和单位
署名人及单位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和单位。单位应列出标准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姓名为宋体12号字,单位为宋体9号字。 四、中文摘要
应排在中文题目和作者、单位项之下。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无缩略语和特殊术语。中文摘要字数应不超过300个字。 “摘要”二字宋体10.5号字加粗,与正文空四格,正文中文为宋体10.5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
五、关键词
不少于3个,不多于5个,列在摘要后面。 “关键词”二字宋体10.5号字加粗,与正文空四格,正文中文为宋体10.5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 六、正文
中文为宋体10.5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各级标题的写法见第二条。 七、插图
出现在正文中应该出现的地方。图像要清晰。图应有简明的图题和详尽的图注,以使其容易被读者理解。插图的尺寸要适中。在有分图时,所有数字、字母和符号必须一致,并使用(A)(B)(C)(D)…表示。横、纵坐标必须清楚地标明测量单位。图题和图注字体,中文为宋体10.5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
八、表格
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直接放在文中适当的位置。表应有表题并有足够的信息使读者不去查阅正文即可理解该表的内容。表内每一栏均应有表头,表内的缩写应在标注中说明。表题写在表格上方,表注写在表格下方。表头字体,中文为宋体10.5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表内字体,中文为宋体9号字,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9号字。
九、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法,即以文中出现顺序排序而不是以作者和年份排序,作者应对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正确性负全责。待发表的论文、未正式公开发表的论文(包括私人通讯、毕业论文等)、会议论文摘要等不能作为文献引用。必须引用时,请在正文中括注。以电子版和印刷版同时发表的文献,在著录时以印刷版为准。
参考文献的作者不超过6人(含6人)全部列出,多于6人时只写前6人,后加“等”或“et al”。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作者之间不加“和”或“and”。参考文献为中文的,请同时提供英文的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和刊名等。引用期刊的格式为:文献序数,作者姓名,论文题名,期刊名称(英文标准缩写参考Medline或CA),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李艳萍, 李卓荣. 多肽类抗菌剂研究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Li Yanping, Li Zhuorong.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olypeptides antibacterial agents. World Not Antibiot) 2009; 4(1): 148-53.
2 Wei Y, Weng D, Li F, Zou X, Young DO, Ji J, et al. Involvement of JNK regulation in oxidative stress-mediated murine liver injury by microcystin-LR. Apoptosis 2008; 13(8): 1031-42.
引用书籍的格式为:文献序数,主编姓名,书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码。例如:
3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细胞生物学,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01-11.
4 Sambrook J, Fritsch EF, Maniatis T.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2nd e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 88-108.
5 Phillips SJ, Whisnant JP. Hypertension and stroke. In: Laragh JH, Brenner BM, eds. Hypertension: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2nd ed. New York: Raven Press, 1995, 465-78.
范例:
超低温保存中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徐 瑾 刘 芊 李秉玲 刘 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摘要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医学、水产养殖和濒危物种保护等领域的生物技术, 超低温保存已成为近年来低温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 与超低温保存相关的机理并未得到全面的阐释, 从而使超低温保存技术在应用上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该文对近二十年来超低温保存中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两大生理现象相关的研究做出综述, 以期为推进超低温保存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超低温保存;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细胞膜
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是指将生物材料活体, 采取一定的技术, 存入–80 ℃以下的低温保存(通常为液氮–196 ℃), 需要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使之回到常温并正常生长的一整套生物技术。由于在医学、农业、畜牧业及食品等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低温保存已成为近年来低温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近年来, 超低温保存的技术研究已趋于成熟, 除了基于低温脱水的传统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外, 新兴的基于细胞内部溶质玻璃化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扩充了超低温保存的应用范围[2]。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其机制的解答, 而机制的解答也会起到指导超低温保存技术发展的
作用。但是,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超低温保存的机制研究相对滞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超低温保存技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