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 下载本文

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

98m98mg≤x<g 246598mg C.x=24A.【答案】B 【解析】 【详解】

98m98mg>x≥g 246598mg D.x<65B.

设与mg镁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与mg锌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

Mg+H2SO42498mgx=MgSO4+H2↑

982498m=g ,x=xmg24Zn+H2SO46598mgy=ZnSO4+H2↑

986598m=,y=, ymg65由此可以得出相同质量的镁和锌,镁可以消耗更多质量的硫酸,所以剩余金属一定是镁,那么 要使镁有剩余而锌完全反应,则原来硫酸质量x的取值范围为:故选:B。

1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98m98mg≤x<g。 6524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12.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 A.28.0g 【答案】A 【解析】

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32%;

B.44.8g

C.56.0g

D.78.0g

假设碳酸钙完全分解,设此时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

CaO+CO2↑

100 56 44 100g×80% y x

x=35.2g

=

y=44.8g

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9%

即完全分解时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而现在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只有41%,说明除了杂质和氧化钙之外还有剩余的碳酸钙,即碳酸钙并未完全分解.在只有部分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时,生成氧化钙的质量应小于44.8g选项中只有A为28.0g<44.8g故选A.

【点评】在不能具体确定物质的质量量,可使用极端数假设的方法,利用有关数据确定待求物质质量的范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

【答案】氮气(或N2) 氧化铝(或Al2O3) 【解析】 【分析】

化学式书写原则: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详解】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或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或Al2O3)。 14.配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Fe2O3+____CO

高温____Fe+____CO2

(2)____C2H5OH+____O2

点燃_____CO2+____H2O

【答案】1 3 2 3 1 3 2 3 【解析】 【详解】

(1)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O分子反应中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5OH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3。

15.中考前,小明的妈妈为了给他补充营养,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所示,请回答:

菜谱中含糖类的是_____;食堂使用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

_____;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他的午餐食谱中应增加_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 【答案】米饭缺铁性贫血苹果 【解析】 【分析】

(1)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患缺铁性贫血进行分析;

(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米饭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填:米饭;

(2)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能够防止缺铁性贫血;故填:缺铁性贫血;

(3)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蒸鸡蛋、清蒸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豆腐汤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水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填:苹果。 【点睛】

掌握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

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溶液(填“A”或“B”).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t2℃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B.(填“>”、“<”或“=”) 【答案】B不变>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在某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溶解度大,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大,③判断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 【详解】

(1)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溶液。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会变得不饱和,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

(3)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在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因此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剂的质量,所加溶质的质量A比B多,故A>B。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