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电子教案 下载本文

?甲状旁腺素大量分泌,使骨中的钙、磷溶解,进入血液感染因素

?在肾和尿路感染的疾病过程中,由于细菌、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炎性产物的积聚,可成为尿中盐类晶体沉淀的核心。

?特别是肾炎,可破坏尿液中晶体与胶体的正常溶解与平衡状态,导致盐类晶体易于沉淀而形成结石。 其它因素

?尿道损伤、应用磺胺类药物等 发病机理

尿石症是伴有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机能障碍的一种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尿石发生与饲料、尿液PH值及饮水质量有关。 发病机理:尿石组成成分 ?核心(中心) 有机源物质

?如脱落的上皮细胞、炎性产物(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坏死组织等)组成 ?实体(外围):尿液中析出过饱和盐类结晶

?家畜种类不同,尿石的化学成分也不一致:包括碳酸钙、磷酸钙、草酸钙、碳酸镁、磷酸铵、尿酸铵等。

?饲料种类也影响结石构成。

?粘附物质

?尿液中高分子物质,如多肽、粘蛋白等 结石形成条件: ?结石核心的存在

?必须有有机源物质存在,如脱落的上皮细胞等 ?尿中溶质的沉淀

?正常尿液中,含有大量呈溶解状态的盐类晶体及一定量的胶体物质 ?盐类晶体与胶体物质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即晶体超过正常的过饱和浓度,或胶体物质分子间的稳定性 结构破坏,会导致尿液中析出大量过饱和盐类结晶

?促进结石形成的诱因:尿液浓稠、尿潴留、尿液PH值(影响不同类型尿石的形成)

?尿液中生化物质粘附

?尿液中的肽类、粘多糖等物质,粘附尿液中析出的矿物质盐类晶体上,沉积于有机源的核心物质上,形成结石

?总之,尿石形成的条件是有结石核心的存在;尿中保护性胶体环境的破坏;尿中盐类结晶物质逐渐析出并凝集 临床症状 ?肾结石

?有肾炎样症状:肾区敏感疼痛、腰背僵硬、步态强拘、血尿等 ?输尿管结石

?家畜表现强烈疼痛,单侧输尿管结石不表现尿闭 ?直检:可摸到阻塞上方一侧输尿管扩张、波动 ?膀胱阻塞

?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多数表现频尿或血尿。 ?如阻塞到颈部,则尿闭或尿淋漓

尿石症:临床症状

?尿道结石:占70–80% ?不完全阻塞

?排尿痛苦、排尿时间延长,尿液呈线状、断续状或滴状流出,常常在发病开始时出现 ?完全阻塞

?发生尿闭:病畜后肢叉开,弓背举尾,频频排尿但无尿液排出

- 37 -

?尿道探诊时,可触及尿石所在部位。 ?直检

?膀胱膨满,体积膨大,富有弹性,按压无小便排出 膀胱破裂

?家畜疼痛现象突然消失,表现很安静,似乎好转 ?腹围膨大:由于尿液大量流入腹腔 ?直检:腹腔内有波动感,但无膀胱

?腹腔穿刺:尿味,含蛋白,呈Rivalta反应阳性

?注射红色素或酚酞液,15min 后出现在腹腔内,穿刺有红色液体 治疗 1、手术

?尿道口阻塞较多

?可施行尿道切开术或膀胱切开术 预防

?避免长期单调饲喂富含某种矿物质的饲料或饮水。钙磷比例应为1.5~ 2 :1 ?粮中应补充足够的VA,防止上皮形成不全或脱落

?对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膀胱炎)应及时治疗,以免尿液潴留

?平时应适当地给予多汁饲料或增加饮水,以稀释尿液,减轻泌尿器官的刺激,并保持尿中胶体与晶体的平衡

?对舍饲的家畜,应适当地喂给食盐或添加适量的氯化铵,以延缓镁、磷盐类在尿石外周的沉积

第七章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

总论

概念

?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矿物元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缺乏、不足、或过量而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内容包括

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及防治 临床综合征

? 生长发育受阻或停滞 ?消瘦 ?贫血 ?消化紊乱

?异食癖

?畜产品数量或质量下降 ?免疫力、机体抵抗力下降 诊断

?排除传染病、寄生虫病

?代谢性疾病在流行性、群发性、暴发性、地方性、季节性等方面与传染病类似,必须结合病原学、血清学、病理学等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 流行病学调查

?不明原因疾病增多,应用疫苗效果下降 ?具群发性、地方性、季节性 ?发病率、死亡率

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特征

?发病缓慢:几天、几周甚至几月

?发病率高,多为群发性

?呈地方性流行:如硒缺乏,可分为三个流行带:东北?陕西?西南甘肃?新疆黄海?东海

- 38 -

?疾病症状多样化

?出现各种非特异症状,且出现亚临床表现(产品数量质量下降),如奶牛酮病 ?不发生接触传染

?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体温下降 ?经化验可确定病因:饲料、器官元素含量测定 ?补充了缺乏的元素,疾病就能很快恢复 发病原因

?饲料中某种元素缺乏或不足 ? 消化机能障碍

?如胰汁分泌障碍,脂性维生素吸收不足或慢性胃肠炎。 ?对某种元素需要量剧增

?高产泌乳、妊娠,生长快,,生产性能高而供给量少。

?仔猪生长快,60 日龄可达初重的15-20 倍,铁的需要量增多 防治措施

?改良土壤

? 采用施肥的方法,使土壤中含量丰富

? 硒Se ,铜Cu ,硼B ,磷P ,钾K 的缺乏与土壤中的含量有关。 ? 牧草喷洒微量元素:缺硒补硒 ? 饲料、饮水中添加

酮血症 概念

?酮血症又称醋酮血症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蓄积 ?使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称为酮病 临床特征

?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 ?昏睡或兴奋,偶而发生运动失调 ?体重减轻 ?产奶量下降

?发病情况本病常见于高产泌乳奶牛,多发于分娩后一个半月之内。 病因

?碳水化合物缺乏,脂肪、蛋白质饲料过多

奶牛酮病常见

?碳水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脂肪饲料均缺乏,称“饥饿性酮病” ,奶山羊多见。如“绵羊妊娠毒血症”

?引起消化紊乱的一切因子都能引起酮病的发生

?如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真胃左方变位、创伤性网胃炎等。引起的酮病较轻,称“继发性酮病”

?妊娠、泌乳、分娩或双胎都可导致酮病的发生 发病机制

酮体的生成:酮体在肝中生成

?在肝中,乙酰辅酶A 的氧化不完全,会缩合成酮体,随血流流经肝外组织(心肌、骨骼肌及大脑等)时,可被氧化利用

?乙酰辅酶A来自脂肪酸的β–氧化和丙酮酸脱羧 ?乙酰辅酶A 在三羧酸循环中被利用,它与草酰乙酸结合后开始?柠檬酸?......?草酰乙酸,在此循环中,产生ATP

?正常情况下,血流内酮体含量很少。肝脏中酮体产生的速度与肝外组织分解酮体的速度处于动态平衡

- 39 -

?在某些情况下,肝中产生的酮体超出了肝外组织的利用限度,会造成酮体在体内积聚,而造成酮病 ?低血糖

?三羧酸循环障碍 低血糖

低血糖:持续的低血糖,可导致脂肪大量动员,经β–氧化而产生的乙酰辅酶A 经缩合成大量酮体 1.瘤胃代谢紊乱

?瘤胃内纤毛虫活性降低?分解发酵作用降低?生成丙酸减少,而乙酸、丁酸生成增多(可占80%,正常各占50%)?丙酸供给不能满足所需,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丙酸是反刍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50%),其次还有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 2.体内葡萄糖消耗量过大:高产泌乳 ?据统计,27 公斤乳中含1225 克乳糖

?一个乳糖需两个单糖合成

?如果日产34公斤乳,则几乎把体内所有的乳糖全部消耗掉。 ?乳牛产后40 天内可达到泌乳高峰

?高峰期出现越快,产乳越多,越易患酮病。 三羧酸循环障碍

?乙酰辅酶A氧化需要草酰乙酸,如果草酰乙酸缺乏,则乙酰辅酶A积聚?酮体 酮体对机体的危害 酮体本身毒性很小

?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神经症状:嗜睡或兴奋。 ?酮体可利尿,所以临床上表现脱水

?由于脱水而表现迅速消瘦甚至拒食,使疾病迅速恶化,而粪便常常干燥 临床症状

?高产奶牛分娩一个半月之内,3 胎以上牛多发 ?消瘦

?多尿。尿落地多泡沫。

?产乳量迅速下降,乳脂含量增高,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

?表现神经症状

?初期可见兴奋不安、磨牙、肌肉抽搐、感觉过敏;转为抑制时表现精神沉郁,对刺激缺乏反应,多数牛出现嗜睡,无目的徘徊,或原地踏步,视觉障碍 ?呼出气、尿液、挤乳时可闻到酮味或大蒜味 ?血糖含量下降

?一般下降到30–40mg/100ml(正常70–80mg/100ml) ?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升高

?为30mg/100ml ,正常0–7mg/100ml ?亚临床酮病生产中常见

?症状不明显,但消瘦、产奶量减少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

?食欲骤减、乳产量急剧下降、神经症状等 ?低血糖、高血酮 ?亚临床酮病

?血、乳中酮体浓度升高,乳产量逐渐下降,多于产后6 周内发生,并可持续三周,并伴有体重下降 ?高产、泌乳高峰期发病 治疗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