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导学案设计 下载本文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导学

案设计

课题 吃西瓜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理解算理是关键,为了避免学生把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相混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关注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

2.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使学生轻松掌握算法。

本节教学设计创设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从而较为轻松地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圆片 学生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 1 页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个吃水果的活动。请你把准备好的水果用分数的形式分给同桌。

2.老师这儿有一个西瓜要分给大家(拿出一个西瓜,现场将它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分给一名同学,分给另一名同学。剩下的分给后面表现出色的同学。根据老师分西瓜的过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导入课题——吃西瓜(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1.先将自己的水果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分给同桌。 2.根据老师分西瓜的过程,提出相关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生1:前两个同学共分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2:第二个同学比第一个同学多分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是( )个。 (2)3个是( )。

第 2 页

(3)1里面有( )个。 (4)里面有( )个(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1)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计算+。

(2)指导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 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用课件演示从里面减去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演示的过程,并列出算式。 (3)提问:表示几个?表示几个? (4)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出示1个圆片。

提问:整个圆片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减的过程,并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3)怎样列式计算?

(4)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减法,交流后汇报。

(5)小结:把1转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4.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图

第 3 页

数出算式的结果,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出算式的结果。 (2)观看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理解这道题的算理:2个加上3个是5个,就是。 2.(1)观察演示的过程。

(2)小组内交流,说出演示的过程,并列出算式-。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4)小组内交流、讨论,说出算理,并计算。

3.(1)小组内讨论,明确整个圆片可以用1表示,也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相同(0除外)的分数表示。

(2)观看演示过程,说出减的过程: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8份,从中减去5份。

(3)小组内讨论并列出算式1-=。 (4)小组内交流1-的算法。交流后汇报:

把圆片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1表示,同时圆片被平均分成了8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所以1-=-=。 (5)尝试独立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填一填。

(1)+表示( )个加上( )个,等于( )个,就是( )。

(2)-表示( )个( )减去( )个( ),等于( )

第 4 页

个( ),就是( )。 3.看图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78页5、6题。 2.完成教材78页9题。 1.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练习后汇报结果。 4.填空。

(1)2个加上3个等于( )个,也就是( +( )=( )。 (2)+= ( )+=1

四、全课总结。(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 5 页

),列式为( )